正在加载图片...
12.1.1恶意代码的发展趋势 恶意代码可以追溯到1981年,恶意代码的发展趋势如下: (1)更加具有目的性和功利性。编写和传播恶意代码的最初 目的大多数是由于编写者的炫耀心理。然而,现在更多是为 了牟取利益而窃取用户数据和商业秘密,巨大的商业经济利 益驱使着恶意代码编写者更有组织性、纪律性,同时恶意代 码的隐蔽性也越来越高。 (2)传播手段多样化。传统的传播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通过 存储介质和网络文件传播。随着浏览器服务器 (browser/server,B/S)和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架 构的普及使用,客户端软件和浏览器的漏洞为恶意代码的传 播提供了新的途径。恶意代码也可以同时利用多个漏洞或者 采取多种模式来进行传播,对服务端和客户端都发动攻击。 ③)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恶意代码。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 衍生出新的恶意软件,用来攻击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和平 台。 信息安全导论12 512.1.1 恶意代码的发展趋势 恶意代码可以追溯到1981年,恶意代码的发展趋势如下: • (1)更加具有目的性和功利性。编写和传播恶意代码的最初 目的大多数是由于编写者的炫耀心理。然而,现在更多是为 了牟取利益而窃取用户数据和商业秘密,巨大的商业经济利 益驱使着恶意代码编写者更有组织性、纪律性,同时恶意代 码的隐蔽性也越来越高。 • (2)传播手段多样化。传统的传播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通过 存储介质和网络文件传播 。 随着浏览器/服务器 (browser/server,B/S)和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架 构的普及使用,客户端软件和浏览器的漏洞为恶意代码的传 播提供了新的途径。恶意代码也可以同时利用多个漏洞或者 采取多种模式来进行传播,对服务端和客户端都发动攻击。 • (3)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恶意代码。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 衍生出新的恶意软件,用来攻击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和平 台。 信息安全导论12 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