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下面将具体阐述我调研小组调研及讨论的成果。 二.调研及讨论 十万火急还是危言耸听? 一-群众眼中的基层执法部门 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群众眼中基层执法部门的真实形象,我们经过小组讨论,确定 同过做调查问卷和实地采访两反面来进行调研工作。其中,问卷适合于得到较为广泛的统计 结果,而采访则能够取得现场的第一手资料。现将两方面调研结果分述如下: 1)调查问卷 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我们共制作了四百份调查问卷,题目涉及到直观印象到深层原因各 个方面。问卷共发出400份,回收391份,有效问卷384份。对统计数据,我小组的的分 析结果如下 在大部分受调研者眼中,在现阶段,我们的基层公安机关与“人民公仆”这样一个光荣 的称号尚有一定的差距,其中76%的受调査者认为执法人员素质一般,这拉开了基层执法部 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在受调査者中,有70%的人认为执法部门是高高在上,掌握着执法过 程中的主动权的。由此导致43%的受调查者认为执法部门的透明度偏低,社会法制化进展较 为缓慢,这也成为执法部门与群众的关系中存在诸多隐患的原因所在。尽管如此,在群众眼 中,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55%以上的执法人员还是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在问 题发生时能够站出来为群众排忧解难,在突发事件中还是能够挺身而出伸张正义。所以,我 们不难发现,尽管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危机,在紧急关头人民群众最先想到的求助对象仍然是 人民警察 相比之下,城管的形象与警察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在许多受调査者眼中,“城管”这 城市文明的管理者的称号几乎与暴力、野蛮等同。而同时,对于城管人员素质的评价同样 令人担忧 在调研结果中,还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有15%左右的受调研者都有亲属在 基层执法部门工作,这个比例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考虑到这部分人的答卷也有某些 代表性,因此,我们在总体分析之后又将其单独归类进行统计。这一部分受调查者的特点是 亲身经历的相关事件相对较多,在做评价时可以主要以事实为依据而非道听途说。在理论上 来说,这部分问卷的调查结果应当更能够体现真实情况,不过考虑到感情因素,也会造成一 定的偏差。经过统计,我们观察到,与调研整体情况相比,这部分受调研者对于基层执法部 门的评价总体上稍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谈到平等性问题时,前者认为平等的只占12%,而 后者则到达了29%。当然,这其中也有几点例外,在冲突责任归属的问题上,有执法亲属的 受调研者中79%认为责任在于执法者方式有误,而同一想法在总体调研中只占64%;在对解 决问题的紧迫性的调研结果中,29%认为亟待解决,远大于平均结果的13% 2)实地访谈 我们小组将实地访谈的对象设定在了南区门口夜间“黑暗料理”的小商贩。主要询问了 下关于城管执法的问题。从采访对象口中,我们了解到,城管在执法中的确存在着一定的 不文明行为,但也并非是完全的野蛮暴力。一般来说,在要求比较宽松的时间,如半夜、周 末等时间,城管部门对于“无证商贩”的“非法经营”行为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在 工作日或是重要节日等情况下,城管则一般表现得比较“绝情”,甚至“十分暴力” 以上是对于我们调研结果的简要总结,根据各方面结果所透包含的信息,我们小组将进 一步向其根源探讨。下面将具体阐述我调研小组调研及讨论的成果。 二. 调研及讨论 (一) 十万火急还是危言耸听? ——群众眼中的基层执法部门 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群众眼中基层执法部门的真实形象,我们经过小组讨论,确定 同过做调查问卷和实地采访两反面来进行调研工作。其中,问卷适合于得到较为广泛的统计 结果,而采访则能够取得现场的第一手资料。现将两方面调研结果分述如下: 1) 调查问卷 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我们共制作了四百份调查问卷,题目涉及到直观印象到深层原因各 个方面。问卷共发出 400 份,回收 391 份,有效问卷 384 份。对统计数据,我小组的的分 析结果如下: 在大部分受调研者眼中,在现阶段,我们的基层公安机关与“人民公仆”这样一个光荣 的称号尚有一定的差距,其中 76%的受调查者认为执法人员素质一般,这拉开了基层执法部 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在受调查者中,有 70%的人认为执法部门是高高在上,掌握着执法过 程中的主动权的。由此导致 43%的受调查者认为执法部门的透明度偏低,社会法制化进展较 为缓慢,这也成为执法部门与群众的关系中存在诸多隐患的原因所在。尽管如此,在群众眼 中,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55%以上的执法人员还是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在问 题发生时能够站出来为群众排忧解难,在突发事件中还是能够挺身而出伸张正义。所以,我 们不难发现,尽管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危机,在紧急关头人民群众最先想到的求助对象仍然是 人民警察。 相比之下,城管的形象与警察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在许多受调查者眼中,“城管”这 一城市文明的管理者的称号几乎与暴力、野蛮等同。而同时,对于城管人员素质的评价同样 令人担忧。 在调研结果中,还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有 15%左右的受调研者都有亲属在 基层执法部门工作,这个比例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考虑到这部分人的答卷也有某些 代表性,因此,我们在总体分析之后又将其单独归类进行统计。这一部分受调查者的特点是 亲身经历的相关事件相对较多,在做评价时可以主要以事实为依据而非道听途说。在理论上 来说,这部分问卷的调查结果应当更能够体现真实情况,不过考虑到感情因素,也会造成一 定的偏差。经过统计,我们观察到,与调研整体情况相比,这部分受调研者对于基层执法部 门的评价总体上稍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谈到平等性问题时,前者认为平等的只占 12%,而 后者则到达了 29%。当然,这其中也有几点例外,在冲突责任归属的问题上,有执法亲属的 受调研者中 79%认为责任在于执法者方式有误,而同一想法在总体调研中只占 64%;在对解 决问题的紧迫性的调研结果中,29%认为亟待解决,远大于平均结果的 13%。 2) 实地访谈 我们小组将实地访谈的对象设定在了南区门口夜间“黑暗料理”的小商贩。主要询问了 一下关于城管执法的问题。从采访对象口中,我们了解到,城管在执法中的确存在着一定的 不文明行为,但也并非是完全的野蛮暴力。一般来说,在要求比较宽松的时间,如半夜、周 末等时间,城管部门对于“无证商贩”的“非法经营”行为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在 工作日或是重要节日等情况下,城管则一般表现得比较“绝情”,甚至“十分暴力”。 以上是对于我们调研结果的简要总结,根据各方面结果所透包含的信息,我们小组将进 一步向其根源探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