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葡萄褐斑病 Grape brown Spot 葡萄褐斑病又称斑点病、褐点病、叶斑病及角斑病等。根据病斑大小和病原菌的不同, 褐斑病分为大褐斑病和小褐斑病两种。此病分布广泛,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和危害。植 株发病,常造成早期落叶,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树势。 症状 葡萄褐斑病仅危害叶片。病斑定形后,直径3~10mm的称大褐斑病;直径2~3mm的称 小褐斑 大褐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产生许多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以后病 斑逐渐扩大,直径达3~l0mm。病斑中部呈黑褐色,边缘褐色,病健交界明显。叶背面病斑 周缘模糊,淡褐色,后期上生灰色或深褐色的霉状物。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病叶干枯破 裂而早期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翌年的产量。病斑最初在植株下部叶片发生,特别是隐蔽的 叶片。其症状特点常因葡萄的种和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 小褐斑病:病斑较小,直径2~3mm,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一致,边缘深褐色,中 部颜色稍浅,后期病斑背面长出一层较明显的黑色霉状物。严重时,许多小病斑相互融合成 不规则的大斑。 病原 大褐斑病病原为葡萄假尾孢 Pseudocerco spora viti (Lev.)Speg,属半知菌亚门假尾孢属。异名有 Phaeoisarit (Lev. )Sa clavi Sac., Cercospora viticola(Ces.)Sacc。子座小,球 形,直径150~40.0μm。分生孢子梗紧密成束,孢梗束 下部紧密,上部散开,高达400μm。分生孢子梗暗褐色, 不分枝,多个隔膜,曲膝状,具齿突,宽3.2~54μm。 分生孢子顶生,褐色至暗褐色,倒棍棒形,具喙,直立 或稍弯曲,基部膨大,上部渐细,3~20个隔膜,大小 31.0~99.5μm×4.8~9.0μm。 小褐斑病病原为座束梗尾孢 Cercospora pester (Ca.)sacc,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子座无色,半球形 直径35~50μm。分生孢子梗由子座中伸出,疏散不成束 图11-4葡萄褐斑病菌 (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杨军玉摄) 暗褐色,直或稍弯曲,隔膜多,近顶端膝曲状,孢痕明 显,大小46~92μm×3.5~4.5μm。分生孢子圆筒形或椭圆形,直或稍弯曲,暗褐色,有1~4 个隔膜,大小185~580μm×40-7.0um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翌年春葡萄开花后,越冬后的病菌产生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高湿条件下萌发,由叶背气孔侵入引起初葡萄褐斑病 Grape Brown Spot 葡萄褐斑病又称斑点病、褐点病、叶斑病及角斑病等。根据病斑大小和病原菌的不同, 褐斑病分为大褐斑病和小褐斑病两种。此病分布广泛,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和危害。植 株发病,常造成早期落叶,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树势。 症状 葡萄褐斑病仅危害叶片。病斑定形后,直径 3~10mm 的称大褐斑病;直径 2~3mm 的称 小褐斑病。 大褐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产生许多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以后病 斑逐渐扩大,直径达 3~10mm。病斑中部呈黑褐色,边缘褐色,病健交界明显。叶背面病斑 周缘模糊,淡褐色,后期上生灰色或深褐色的霉状物。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病叶干枯破 裂而早期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翌年的产量。病斑最初在植株下部叶片发生,特别是隐蔽的 叶片。其症状特点常因葡萄的种和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 小褐斑病:病斑较小,直径 2~3mm,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一致,边缘深褐色,中 部颜色稍浅,后期病斑背面长出一层较明显的黑色霉状物。严重时,许多小病斑相互融合成 不规则的大斑。 病原 大褐斑病病原为葡萄假尾孢 Pseudocercospora vitis (Lév. )Speg.,属半知菌亚门假尾孢属。异名有: Phaeoisariopsis vitis (Lév.) Saw. ,Isariopsis clavispora Sacc.,Cercospora viticola (Ces.) Sacc.。子座小,球 形,直径 15.0~40.0μm。分生孢子梗紧密成束,孢梗束 下部紧密,上部散开,高达 400μm。分生孢子梗暗褐色, 不分枝,多个隔膜,曲膝状,具齿突,宽 3.2~5.4μm。 分生孢子顶生,褐色至暗褐色,倒棍棒形,具喙,直立 或稍弯曲,基部膨大,上部渐细,3~20 个隔膜,大小 31.0~99.5μm×4.8~9.0μm。 小褐斑病病原为座束梗尾孢 Cercospora roesleri (Catt.) Sacc.,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子座无色,半球形, 直径 35~50μm。分生孢子梗由子座中伸出,疏散不成束, 暗褐色,直或稍弯曲,隔膜多,近顶端膝曲状,孢痕明 显,大小 46~92μm×3.5~4.5μm。分生孢子圆筒形或椭圆形,直或稍弯曲,暗褐色,有 1~4 个隔膜,大小 18.5~58.0μm×4.0~7.0μm。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翌年春葡萄开花后,越冬后的病菌产生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高湿条件下萌发,由叶背气孔侵入引起初 图 11-4 葡萄褐斑病菌 (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杨军玉摄)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