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互动用电的通信问题与对策 互动用电方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与安全需求分析 引言: 互动用电是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之一。 信息互动是互动用电的先决条件之一,电力运营商与各类用户之间,按一定的时间约束, 通过必要的双向通信网络,实现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发布,以及控制指令的执行。 互动用电方式下的信息安全一一为什么存在安全问题 1.威胁产生的客观条件 AMI是互动用电的核心环节,承担着信息互动的主要任务。在功能上,AMI是一个用来 测量、收集、存储、分析和运用用户用电信息,并实现对智能电表、智能家电等设备远程控 制的实时网络处理系统。在组成上,AMI包括智能电表、家域网、用户网关、通信网络和 AM1前端系统(见图一)。其中,前三者属于用户端,往往以较为开放的形式存在。 企业级总线 AMI 前端系统1 (用户信息 计费系统 远程电表 控制 智能电表或 AMI 用户开关 网络 AMI 量测数据 配电网 前端系统2 管理 量测资产 其他 管理 自动化 系 家域网 图1基于AMI的信息基础架构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智能电表属于典型的实时嵌入式系统,家域网是通过局域网技术将 智能电表、用户网关和各类智能家电连接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用户网关是外网与家域网的接 口,通常部署在其他设备(如个人电脑、智能电表)中。从通信技术的角度,AM1网络具体 采用何种通信媒质并没有定论,但根据IEC的规划,通信过程必然会建立在TCPP协议的基 础上,采用与IEC61850标准一致的应用层协议。 根据上述分析,智能电表将采用嵌入式系统实现,并且具备较强的网络功能,而用户网 关则部署在个人计算机和智能电表上。理论上,既然可以在任何计算机和软件系统中找到 漏洞,那么同样也可以在智能电表和用户网关中找到。AM网络采用开放的通信协议,也 给网络攻击提供了可探测的空间和可潜入的路径。因此,与现有电力系统相比,互动用电 方式下的信息安全问题,大大增加了可利用的接入点和访问路径,具备了威胁产生的客观 条件。 2.威胁产生的主观动机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威胁通常可分为2类:一是客观威胁,来源于通信和信息系统自身 的故障,以及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而导致的误操作:二是主观威胁,指有预谋的攻击,来源互动用电的通信问题与对策 互动用电方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与安全需求分析 引言: 互动用电是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之一。 信息互动是互动用电的先决条件之一,电力运营商与各类用户之间,按一定的时间约束, 通过必要的双向通信网络,实现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发布,以及控制指令的执行。 ——————————————————————————————————————————— 互动用电方式下的信息安全——为什么存在安全问题 1.威胁产生的客观条件 AMI 是互动用电的核心环节,承担着信息互动的主要任务。在功能上,AMI 是一个用来 测量、收集、存储、分析和运用用户用电信息,并实现对智能电表、智能家电等设备远程控 制的实时网络处理系统。在组成上,AMI 包括智能电表、家域网、用户网关、通信网络和 AMI 前端系统(见图一)。其中,前三者属于用户端,往往以较为开放的形式存在。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智能电表属于典型的实时嵌入式系统,家域网是通过局域网技术将 智能电表、用户网关和各类智能家电连接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用户网关是外网与家域网的接 口,通常部署在其他设备(如个人电脑、智能电表)中。从通信技术的角度,AMI 网络具体 采用何种通信媒质并没有定论,但根据 IEC 的规划,通信过程必然会建立在 TCP/IP 协议的基 础上,采用与 IEC61850 标准一致的应用层协议。 根据上述分析,智能电表将采用嵌入式系统实现,并且具备较强的网络功能,而用户网 关则部署在个人计算机和智能电表上。理论上,既然可以在任何计算机和软件系统中找到 漏洞,那么同样也可以在智能电表和用户网关中找到。AMI 网络采用开放的通信协议,也 给网络攻击提供了可探测的空间和可潜入的路径。因此,与现有电力系统相比,互动用电 方式下的信息安全问题,大大增加了可利用的接入点和访问路径,具备了威胁产生的客观 条件。 2.威胁产生的主观动机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威胁通常可分为 2 类:一是客观威胁,来源于通信和信息系统自身 的故障,以及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而导致的误操作;二是主观威胁,指有预谋的攻击,来源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