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龄结构预示着种群密度将增大,C项正确。性别比例影响 若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 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D项错误。 数减少,从而导致计算出的种群数量偏大,B项正确,D项 2.下列调查活动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 错误。样方法调查的对象可以是植物或者活动能力弱的 小的是() 动物,标记重捕法调查的一定是活动能力强的动物,C项 A.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被标记个 正确。 体再次被捕获的概率降低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 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数量,用标记重捕法 期间有部分标记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B.调查马尾松的数量,小样方划分为1m2左右 C.采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 C.调查蒲公英的数量,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 的地区取样 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的数量,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 D.采用样方法调查莎草的种群密度时,误将其他杂草计 定时计数法 数在内 答案D 答案C 解析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数量,标记和重捕都很困雄, 解析根据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 应用样方法进行调查,A项错误。马尾松是大型裸子植 捕总数X标记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被标记 物,若小样方划分为1m2左右,样方太小,会造成统计结 个体再次被捕获的概率降低,则计算值比实际值大,A项 果误差很大,B项错误。统计数据时,要统计位于样方相 不符合题意。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标记个体迁出调查区 邻两条边线上的个体,通常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因此 域,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偏大,B项不符合题 调查莆公英的数量,不能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C项 意。采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 错误。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的数量,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 的地区取样会导致统计数目偏少,使所得值偏小,C项符 捕,定时计数法,D项正确。 合题意。采用样方法调查莎草的种群密度时,误将其他杂 6.下列各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草计数在内,会导致统计数据偏大,D项不符合题意。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 3.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 A出生率和死亡率 C.一片农田中的全部绿色植物 B.年龄结构 D.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类 C.性别比例 答案A D.种群密度 解析一个池塘中的全部卿鱼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 答案A 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属于一个种群,A项符合题意。 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数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属于一个群落,B项不符合题意。 量的变化,A项符合题意。年龄结构可用来预测种群数量 一片农田中的全部绿色植物与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类都 变化的趋势,B项不符合题意。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 不是同一物种,不属于一个种群,C、D两项不符合题意。 进而影响种群数量,C项不符合题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 7.下图为一种生物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基本的数量特征,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情况,不 下列问题。 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多种,比如样方法、标记重捕法等。 下列关于动植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不一定是1m2, 但需随机取样 年龄 年龄 年龄 B.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 A B C 致调查结果偏大 (1)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 C,样方法调查的对象不一定是植物,而标记重捕法调查 害虫性别比例的目的是 的一定是动物 ,最终使害虫的种群年龄结构变为上图中的 D.标记重捕法的结果是重捕个体总数/重捕中的标记个 类型。 体数 (2)某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某种鱼的产量下降,当地政府 答案D 通过控制网孔的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该种鱼种 解析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关键是要做到随机 群的年龄结构将变为上图中的类型。 取样:样方大小对种群数量有一定的影响,乔木的样方面 答案(1)降低出生率,减少害虫的种群密度C(2)A 积一般是100m2,灌木的样方面积一般是16m2,草本植 8.标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 物的样方面积一般是1m2,A项正确。标记重捕法的公 法。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的一种主要害鼠—布 式:种群的总数量=第一次捕获并被标记的个体数×第二 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 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龄结构预示着种群密度将增大,C项正确。性别比例影响 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D项错误。 2.下列调查活动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 小的是( ) A.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被标记个 体再次被捕获的概率降低 B.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 期间有部分标记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C.采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 的地区取样 D.采用样方法调查莎草的种群密度时,误将其他杂草计 数在内 答案 C 解析 根据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 捕总数×标记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被标记 个体再次被捕获的概率降低,则计算值比实际值大,A 项 不符合题意。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标记个体迁出调查区 域,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偏大,B项不符合题 意。采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 的地区取样会导致统计数目偏少,使所得值偏小,C项符 合题意。采用样方法调查莎草的种群密度时,误将其他杂 草计数在内,会导致统计数据偏大,D项不符合题意。 3.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年龄结构 C.性别比例 D.种群密度 答案 A 解析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数 量的变化,A项符合题意。年龄结构可用来预测种群数量 变化的趋势,B项不符合题意。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 进而影响种群数量,C项不符合题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 基本的数量特征,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情况,不 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多种,比如样方法、标记重捕法等。 下列关于动植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不一定是1m2, 但需随机取样 B.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 致调查结果偏大 C.样方法调查的对象不一定是植物,而标记重捕法调查 的一定是动物 D.标记重捕法的结果是重捕个体总数/重捕中的标记个 体数 答案 D 解析 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关键是要做到随机 取样;样方大小对种群数量有一定的影响,乔木的样方面 积一般是100m2,灌木的样方面积一般是16m2,草本植 物的样方面积一般是1m2,A 项正确。标记重捕法的公 式:种群的总数量=第一次捕获并被标记的个体数×第二 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若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 数减少,从而导致计算出的种群数量偏大,B项正确,D项 错误。样方法调查的对象可以是植物或者活动能力弱的 动物,标记重捕法调查的一定是活动能力强的动物,C项 正确。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数量,用标记重捕法 B.调查马尾松的数量,小样方划分为1m2 左右 C.调查蒲公英的数量,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 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的数量,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 定时计数法 答案 D 解析 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数量,标记和重捕都很困难, 应用样方法进行调查,A 项错误。马尾松是大型裸子植 物,若小样方划分为1m2 左右,样方太小,会造成统计结 果误差很大,B项错误。统计数据时,要统计位于样方相 邻两条边线上的个体,通常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因此 调查蒲公英的数量,不能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C项 错误。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的数量,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 捕,定时计数法,D项正确。 6.下列各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 C.一片农田中的全部绿色植物 D.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类 答案 A 解析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 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属于一个种群,A 项符合题意。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属于一个群落,B项不符合题意。 一片农田中的全部绿色植物与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类都 不是同一物种,不属于一个种群,C、D两项不符合题意。 7.下图为一种生物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 害虫性别比例的目的是 ,最终使害虫的种群年龄结构变为上图中的 类型。 (2)某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某种鱼的产量下降,当地政府 通过控制网孔的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该种鱼种 群的年龄结构将变为上图中的 类型。 答案 (1)降低出生率,减少害虫的种群密度 C (2)A 8.标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 法。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的一种主要害鼠———布 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 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