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7期 赵运堂等:低碳微合金钢在过冷奥氏体亚稳定区的转变 .697. 慢冷却,也就是快速通过准多边形铁素体的相变区 的针状铁素体转变的亚稳定区,因而促进了亚稳奥 (图4(b),进入针状铁素体的转变区(图4(a)后减 氏体向针状铁素体的转变,得到如图6(b)所示的组 慢冷却速度将增加针状铁素体的形核时间,会有利 织,在该组织中,有较多明显的针状铁素体,其间为 于针状铁素体的形成与转变. 板条贝氏体,由于针状铁素体之间的变体选择为大 图6为样品按图1(c)工艺以14℃s-冷却到 错配角度,因而阻断了板条贝氏体束之间的串接,使 600,550,500℃后,1℃s-1冷却到室温的金相显微 组织得到细化,图6(d)是(b)的TEM形貌,可见针 组织,图6(a)为快冷到600℃后缓冷的显微组织, 状铁素体内位错密度较低,该类组织轮廓弯折,其周 主要为准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原奥氏体晶界 围为位错密度较高的低温转变的贝氏体组织,针状 消失,该类组织是奥氏体冷却到600℃后以1℃· 铁素体分割了原奥氏体晶粒,阻断了贝氏体的生长, s连续冷却时转变的组织,由于600℃时,变形后 图6(c)为冷却到500℃后缓冷的显微组织,可见主 亚稳的奥氏体满足发生粒状贝氏体的转变条件,因 要发生板条贝氏体束的转变,几乎没有短粗状单根 而之后以1℃s1冷却时得到如图6(a)所示得粒状 的针状铁素体出现,该类组织虽然有较高的强度, 贝氏体组织,但是,如果稳定的奥氏体快速冷却到 但其塑性较低 550℃,此时由于奥氏体进入了由等温实验所确定 10 um 10 um 10um I um 图6试样在850℃变形30%,以14℃s'冷却到(a)600℃,(b)550℃,(c)500℃,然后空冷至室温的金相组织照片:(d)试样(b)的TEM 形貌 Fig-6 vicrostructures of the specimens accelerated cooled at14℃-s-lto(a)600℃,(b)550℃,(c)500℃,and then continuously cooled to room temperature at1℃s';(d)TEM image of(b) 冷却工艺热模拟研究结果与TTT曲线及CCT 有很大的提高 曲线得到的各类中温组织转变规律是一致的,即在 3 530~550℃温度范围内中温转变有利于针状铁素 结论 体的形成,但是单一速度冷却不能控制各类组织,特 (1)低碳Mo Cu Nb-B系微合金钢在过冷奥 别是针状铁素体的转变.14℃s连续冷却到550 氏体亚稳定区等温转变,可以得到晶界或晶内形核 ℃之后缓冷,有利于亚稳定区的奥氏体转变为针状 的针状铁素体,而连续冷却很难得到针状铁素体 铁素体,先转变的针状组织,使未转变的奥氏体富 组织 碳,从而变得更加稳定.这样抑制粒状贝氏体的转 (2)通过控制变形奥氏体的分阶段冷却工艺, 变,可以得到更低温度转变的板条贝氏体,最终得 即先快速冷却到550℃,然后再缓慢冷却,促使奥氏 到主要由针状铁素体、板条贝氏体和少量粒状贝氏 体亚稳定区的针状铁素体转变,可以得到针状铁素 体组成的复相组织,将使复相组织钢的塑性和韧性 体、板条贝氏体和少量的粒状贝氏体复合组织.慢冷却‚也就是快速通过准多边形铁素体的相变区 (图4(b))‚进入针状铁素体的转变区(图4(a))后减 慢冷却速度将增加针状铁素体的形核时间‚会有利 于针状铁素体的形成与转变. 图6为样品按图1(c)工艺以14℃·s -1冷却到 600‚550‚500℃后‚1℃·s -1冷却到室温的金相显微 组织.图6(a)为快冷到600℃后缓冷的显微组织‚ 主要为准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原奥氏体晶界 消失.该类组织是奥氏体冷却到600℃后以1℃· s -1连续冷却时转变的组织‚由于600℃时‚变形后 亚稳的奥氏体满足发生粒状贝氏体的转变条件‚因 而之后以1℃·s -1冷却时得到如图6(a)所示得粒状 贝氏体组织.但是‚如果稳定的奥氏体快速冷却到 550℃‚此时由于奥氏体进入了由等温实验所确定 的针状铁素体转变的亚稳定区‚因而促进了亚稳奥 氏体向针状铁素体的转变‚得到如图6(b)所示的组 织.在该组织中‚有较多明显的针状铁素体‚其间为 板条贝氏体.由于针状铁素体之间的变体选择为大 错配角度‚因而阻断了板条贝氏体束之间的串接‚使 组织得到细化.图6(d)是(b)的 TEM 形貌‚可见针 状铁素体内位错密度较低‚该类组织轮廓弯折‚其周 围为位错密度较高的低温转变的贝氏体组织.针状 铁素体分割了原奥氏体晶粒‚阻断了贝氏体的生长. 图6(c)为冷却到500℃后缓冷的显微组织‚可见主 要发生板条贝氏体束的转变‚几乎没有短粗状单根 的针状铁素体出现.该类组织虽然有较高的强度‚ 但其塑性较低. 图6 试样在850℃变形30%‚以14℃·s -1冷却到(a)600℃‚(b)550℃‚(c)500℃‚然后空冷至室温的金相组织照片;(d) 试样(b)的 TEM 形貌 Fig.6 Microstructures of the specimens accelerated cooled at14℃·s -1to (a)600℃‚(b)550℃‚(c)500℃‚and then continuously cooled to room temperature at1℃·s -1;(d) TEM image of (b) 冷却工艺热模拟研究结果与 TTT 曲线及 CCT 曲线得到的各类中温组织转变规律是一致的‚即在 530~550℃温度范围内中温转变有利于针状铁素 体的形成‚但是单一速度冷却不能控制各类组织‚特 别是针状铁素体的转变.14℃·s -1连续冷却到550 ℃之后缓冷‚有利于亚稳定区的奥氏体转变为针状 铁素体.先转变的针状组织‚使未转变的奥氏体富 碳‚从而变得更加稳定.这样抑制粒状贝氏体的转 变‚可以得到更低温度转变的板条贝氏体.最终得 到主要由针状铁素体、板条贝氏体和少量粒状贝氏 体组成的复相组织‚将使复相组织钢的塑性和韧性 有很大的提高. 3 结论 (1) 低碳 Mo-Cu-Nb-B 系微合金钢在过冷奥 氏体亚稳定区等温转变‚可以得到晶界或晶内形核 的针状铁素体‚而连续冷却很难得到针状铁素体 组织. (2) 通过控制变形奥氏体的分阶段冷却工艺‚ 即先快速冷却到550℃‚然后再缓慢冷却‚促使奥氏 体亚稳定区的针状铁素体转变‚可以得到针状铁素 体、板条贝氏体和少量的粒状贝氏体复合组织. 第7期 赵运堂等: 低碳微合金钢在过冷奥氏体亚稳定区的转变 ·69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