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D2C[解析]第1题,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是由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 短缺和深刻的环境危机决定的。第2题,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 利用活动产生的,而不是因为自然原因。从全国来看,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 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3.A4D[解析]第3题,要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逻辑顺序来判断。字母M所 表示的环节是产品生产制造的下一环节,且是产品批发零售的上一环节,故其应为产品包装 运输。同理可推测字母Q所表示的环节为产品使用回收,字母N所表示的环节为环境,字 母P所表示的环节为原材料加工。第4题,注意在清洁生产过程中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是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评估,强调全过程,而不是传统的只把焦点放在产品使用后 的废弃物处理上 5.B6D[解析]第5题,图中a处有生活污水进入生化池,所以a为居住区;b处 有粪便进入沼气池,因此b为乳畜养殖区;c处为b处提供饲料、饲草,因此c为种植区 第6题,图示模式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具有循环型 低消耗、生态化和可持续等特点。 7.D8C[解析]第7题,ⅹ处于棉花种植一产出的下游和制取沼气的上游,与榨油 制糖所需的原料不符合:农村生活能源可由制取沼气来提供;棉秆不能作为养鱼饲料,所以 产业链中ⅹ处的最佳利用方式是用于食用菌种植。第8题,轧花、纺织工业是充分利用该 地棉花进行加工,因而影响该地纺织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9.A10.D[解析]第9题,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不 是唯一途径。第10题,青海省在河谷地带种植青稞。四川省、广东省广泛种植水稻。图中 的粮食作物为玉米,所以应为河南省。 Il.C12C[解析]第1!题,利用中水灌溉绿地,实现了对水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资 源的利用效率。第12题,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我国西北 地区风能资源也很丰富:;我国粮食生产的压力还较大,如果进一步扩大以粮食为生产原料的 乙醇的生产规模,会造成我国的粮食供应紧张问题:青藏高原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 交界处,地热能资源非常丰富 13.A14C[解析]第13题,据图可知该生产流程中的各工业部门围绕的都是煤炭 而利用煤炭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化工工业。第14题,据图可知,在整个生产 流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污染物都得到了有效地处理和利用,部分污染物的排放会对环境产生污 染:经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过的水可以作为矿区部分生活、消防、井下洒水的用水,但不等 于所有的生活、消防、井下洒水的用水都来源于污水处理厂 15.(1)从左向右、自上而下依次是:A、C、B、D。 (2)种植业、养殖业综合发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通过物质循环利用,不仅增加了经 济效益,而且降低了污染;改变农田施肥结构,保护土地资源,保持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3)D 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食品加工。 解析]第(1)题,猪粪可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冲栏污水用于堆肥,堆肥作为农田或大棚 的有机肥料,沼液、沼渣作为鱼的饵料。第(2)题,种植业、养殖业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既保持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又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物质循环利用,增加了经济收入 降低了污染,保持了土壤肥力。第(3)题,沼气是生物发酵产生的,故在气温较低或冬季气温 较低的区域发展受到限制。另外,该模式中有鱼池,湖南适宜。第(4)题,该区域还可以通过 发展农产品加工等部门,促进经济发展 16.(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状态到较差状态分布1.D 2.C [解析] 第 1 题,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是由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 短缺和深刻的环境危机决定的。第 2 题,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 利用活动产生的,而不是因为自然原因。从全国来看,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 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3.A 4.D [解析] 第 3 题,要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逻辑顺序来判断。字母 M 所 表示的环节是产品生产制造的下一环节,且是产品批发零售的上一环节,故其应为产品包装 运输。同理可推测字母 Q 所表示的环节为产品使用回收,字母 N 所表示的环节为环境,字 母 P 所表示的环节为原材料加工。第 4 题,注意在清洁生产过程中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是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评估,强调全过程,而不是传统的只把焦点放在产品使用后 的废弃物处理上。 5.B 6.D [解析] 第 5 题,图中 a 处有生活污水进入生化池,所以 a 为居住区;b 处 有粪便进入沼气池,因此 b 为乳畜养殖区;c 处为 b 处提供饲料、饲草,因此 c 为种植区。 第 6 题,图示模式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具有循环型、 低消耗、生态化和可持续等特点。 7.D 8.C [解析] 第 7 题,X 处于棉花种植—产出的下游和制取沼气的上游,与榨油 制糖所需的原料不符合;农村生活能源可由制取沼气来提供;棉秆不能作为养鱼饲料,所以 产业链中 X 处的最佳利用方式是用于食用菌种植。第 8 题,轧花、纺织工业是充分利用该 地棉花进行加工,因而影响该地纺织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9.A 10.D [解析] 第 9 题,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不 是唯一途径。第 10 题,青海省在河谷地带种植青稞。四川省、广东省广泛种植水稻。图中 的粮食作物为玉米,所以应为河南省。 11.C 12.C [解析] 第 11 题,利用中水灌溉绿地,实现了对水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资 源的利用效率。第 12 题,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我国西北 地区风能资源也很丰富;我国粮食生产的压力还较大,如果进一步扩大以粮食为生产原料的 乙醇的生产规模,会造成我国的粮食供应紧张问题;青藏高原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 交界处,地热能资源非常丰富。 13.A 14.C [解析] 第 13 题,据图可知该生产流程中的各工业部门围绕的都是煤炭, 而利用煤炭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化工工业。第 14 题,据图可知,在整个生产 流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污染物都得到了有效地处理和利用,部分污染物的排放会对环境产生污 染;经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过的水可以作为矿区部分生活、消防、井下洒水的用水,但不等 于所有的生活、消防、井下洒水的用水都来源于污水处理厂。 15.(1)从左向右、自上而下依次是:A、C、B、D。 (2)种植业、养殖业综合发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通过物质循环利用,不仅增加了经 济效益,而且降低了污染;改变农田施肥结构,保护土地资源,保持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3)D (4)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食品加工。 [解析] 第(1)题,猪粪可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冲栏污水用于堆肥,堆肥作为农田或大棚 的有机肥料,沼液、沼渣作为鱼的饵料。第(2)题,种植业、养殖业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既保持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又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物质循环利用,增加了经济收入, 降低了污染,保持了土壤肥力。第(3)题,沼气是生物发酵产生的,故在气温较低或冬季气温 较低的区域发展受到限制。另外,该模式中有鱼池,湖南适宜。第(4)题,该区域还可以通过 发展农产品加工等部门,促进经济发展。 16.(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状态到较差状态分布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