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安全疲劳寿命(N:)与淬火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8所示。试验表明,840℃淬火试样具 有高的N,值,而870℃淬火则N:值突然下降。随后淬火温度升高到910℃和950℃,N:值又 有提高。使图8呈现一个有最小值的关系曲线。这一现象后面进一步讨论。 图4是钢的硬度与淬火温度的关系曲线。随淬 火温度的升高,碳化物不断溶解,奥氏体含碳量增 2000 高,淬火后马氏体硬度也随之增高。870℃淬火并 低温回火试样达到很高的硬度(HRC64.5)。但 都1500 是,随淬火温度的继续升高,钢中残余奥氏体量 出1000 (A'%)显著增加(见图5),钢的硬度就下降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试验条件下,淬火钢的硬度 500 与其疲劳寿命之间有一特定的关系。当硬度为 62.5~63HRC时,具有高的疲劳寿命,这相当于 820840860880900920940960 840℃和950淬火,而硬度在64~64.5HRC时却 C 淬火温度TQ 有低的疲劳寿命,这相当于870℃和910℃淬火的 图3安全成劳寿命(NF)与淬火 试样。说明在一定的硬度范围内,N值与硬度有 温度(TQ)的关系曲线。 反比关系,过高的硬度会使N:值下降。接触疲劳性能对硬度的变化是敏感的。 65 RCF 64 ⑧ RCF 2·G RCF前 63 RCF后 HRC 出 15 62 10 米 △HRC 5 820840860880900920940960T0 C 淬火温度 820840860880900920940960T0 oC 淬火温度 图4硬度HRC与淬火温度TQ的关系曲线 图5残余奥氏体量A/%与碎火温度Q的关系曲线 从图4还可看出,在接触疲劳试验后(RCF后)各组试样的硬度值都有升高。但不同 淬火温度硬度提高的幅度不同。RCF前硬度较低的,RCF后硬度值升高的多些,约为△HR C≈2,(相当于840℃和950℃淬火的情况)。而RCF前硬度较高的,RCF后则提高的要小 些(△HRC~1)(870℃和910℃淬火试样)。说明前者淬火(并低温回火)组织在接触疲 劳试验过程中有一定的塑性变形和形变硬化效果,所以疲劳寿命(值)也高。而后者则 塑变能力低,硬化效果差,疲劳寿命也低。可见在一定的硬度的基础上,提高钢的塑变能力可 提高钢的接触疲劳性能。 当然,对950℃淬火试样还要考虑到在接触疲劳试验过程中有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所提供的硬度。试验证实,在接触疲劳试验过程中确有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如图5 所示。 残余应力与淬火温度的关系如图6示。这一关系曲线可进一步说明图3中疲劳寿命与淬 火温度的关系曲线。试验证实,各淬火温度试样的表面都存在有周向的残余压应力。较高的 一72一安全疲劳寿命 , 与淬火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 所示 。 试验 表 明 , ℃淬火试样具 有高的 ,值 , 而 ℃淬火则 值突然下降 。 随后淬火温度升 高到 。 ℃和 ℃ , 值 又 有提 高 。 使图 呈现 一个有最小值的关系 曲线 。 这 一现 象后面进 一步讨论 。 图 是钢的硬 度与淬火温度的 关系 曲线 。 随淬 火温度的升高 , 碳化物不断溶解 , 奥 氏体 含碳量 增 高 , 淬火后马氏体硬度也随之增高 。 ℃ 淬火并 低温回 火试样达到很 高 的 硬 度 。 但 是 , 随淬 火温度的继续升高 , 钢 中残余 奥 氏 体 量 尹 显著增加 见图 , 钢 的硬度 就下降了 。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试验条件下 , 淬 火钢的 硬 度 与其疲 劳寿命之 间有 一特 定 的 关 系 。 当 硬 度 为 时 , 具 有 高的 疲劳寿命 , 这相 当于 ℃ 和 淬火 , 而 硬 度在 时却 有低的疲 劳寿命 , 这相 当于 ℃ 和 ℃ 淬火的 试样 。 说 明在一定的 硬 度范围内 , 值与硬 度有 门曰目一 口门厂「「 口口口口口 入 尸声, 、, 、 厂 了 专带娜板叮右幸十︶ 。 淬 火温 度 图 安全 疲 劳 寿命 目 与淬火 很度 的关 系 曲线 。 反 比关系 , 过高的硬 度会使 值下降 。 接触疲劳性 能对硬 度的变化是 敏感的 。 浴 日州口侧「网「‘ 曰 以 甲蔽 、 咋 ’ 曰。 丫 一尸, ’ 洲目二丁 一 】 牙 ,门心卜 ’ 开 万 月了 , 、 、 曰声、 、 、 ‘ ‘ 日 沪 尸辛产宁 卫甘 子 尸愉后彭 尸「日翩 广 一 后 声 已 已 “ ︵︶ 、 召工划甲 咪丧碱喇公溉 图 硬 度 与淬火 退 度丁。 的关 系 曲线 图 残余奥 氏 体 量 肠 与 淬火 温 度 的关 系 曲 线 从 图 还可看 出 , 在 接触疲劳试验后 后 各组 试样的 硬 度值都有升 高 。 但 不 同 淬火温度硬度提高的 幅度不 同 。 前硬度较低的 , 后硬 度值升 高的 多些 , 约 为 △ 二 ,‘ 相 当于 ℃ 和 。 ℃淬火的 情况 。 而 前硬度较 高的 , 后则提高的 要小 些 《△ 二 ℃ 和 ℃ 淬 火试样 。 说 明前者淬火 并低温回 火 组 织在接触疲 劳试验过 程 中有 一定的塑性变形和形 变硬 化效果 , 所 以疲劳寿命 「值 也高 。 而后者则 塑变 能力低 , 硬 化效果差 , 疲 劳寿 命也低 。 可见在一定的硬 度的 基础 上 , 提 高钢的 塑变 能力可 提高钢的 接触疲劳性能 。 当然 , 对 ℃ 淬火试样还要考虑到在接触疲 劳试验 过程中有残余奥 氏体转变 为 马氏 体 所提供的硬 度 。 试验证实 , 在 接触疲劳试验过程 中确 有残余奥氏体 向马氏体的 转变 , 如图 所 示 。 残余应力与淬火温度的关系如图 示 。 这 一关系 曲线可进一步说 明图 中疲劳寿 命与淬 火提度的 关系曲线 。 试验证实 , 各淬火温度试样的 表面都存在有周向的残余压应力 。 较 高的 一 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