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国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事国庭统工北点款热 8.1 雨量分析与雨量公式 8.1.2暴雨强度公式 表达暴雨强度ⅰ(或q)与降雨历时t和年重现期P之间关系的经验函数,称为暴雨强度公式。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规定的暴雨强度公式的形式为: 167A(1+C1gP) 式中,q一设计暴雨强度(L/s.ha);t一降雨 93 (8.5) 历时(min);P一设计重现期(a);A,C,n,b (t+b)” 待定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各地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比较普遍地采用下列修订暴雨强度公式: i- A+ClgTg) 式中,i一设计暴雨强度(mm/min);t一降 (8.6) 雨历时(min);Te一设计重现期(a);A,C,n, (t+b)” b一待定参数。 ■具有10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暴雨强度公式中的待定参数可按以下步骤确定 (1)计算降雨历时分别采用5、10、15、20、30、45、60、90、120、150、180分钟共11个 历时。计算降雨重现期按0.25、0.33、0.5、1、2、3、5、10、20、30年统计。 (2)年多个样法为在每年的每个历时选择6~8个最大值,再从中选择资料年数的3~4倍的数 目的最大值,作为统计的基础资料。重现期用TM表示。具有20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排 水系统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应采用年最大值法。重现期用TE表示,以示区别。 ■ 我国部分大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见表8.3。其它主要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可参见《给水排水 设计手册(第二版)》第5册或各地官方发布的最新暴雨强度公式。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四版)》教学课件 8.1 雨量分析与雨量公式 8.1.2 暴雨强度公式 表达暴雨强度i(或q)与降雨历时t和年重现期P之间关系的经验函数,称为暴雨强度公式。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规定的暴雨强度公式的形式为: ◼ 具有10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暴雨强度公式中的待定参数可按以下步骤确定。 (1)计算降雨历时分别采用5、10、15、20、30、45、60、90、120、150、180分钟 共11个 历时。计算降雨重现期按0.25、0.33、0.5、1、2、3、 5、10、20、30年统计。 (2)年多个样法为在每年的每个历时选择6~8个最大值,再从中选择资料年数的3~4倍的数 目的最大值,作为统计的基础资料。重现期用TM表示。具有20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排 水系统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应采用年最大值法。重现期用TE表示,以示区别。 ◼ 我国部分大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见表8.3。其它主要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可参见《给水排水 设计手册(第二版)》第5册或各地官方发布的最新暴雨强度公式。 1 167 (1 lg ) ( )n A C P q t b + = + 式中,q —— 设计暴雨强度(L/s.ha);t —— 降雨 历时(min);P —— 设计重现期(a);A1 , C, n, b —— 待定参数。 (8.5) • 在实际应用中,各地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比较普遍地采用下列修订暴雨强度公式: 1 lg ) ( ) E n A C T i t b + = + (8.6) 式中,i —— 设计暴雨强度(mm/min);t —— 降 雨历时(min);TE —— 设计重现期(a);A1 , C, n, b —— 待定参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