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诗经》的主体是二节拍的四言诗,带有很强的节奏感;而《诗经》的押韵也为后世诗歌的韵律形 式奠定了基础。(4)重章复沓的章法和中心词语的多种形式的锤炼。重章复沓是短章民歌常 用的形式,这种形式使《诗经》中形成了一些套语,也影响了《诗经》的遣词造句。 2.长诗《离骚》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1)《离踵》抒发了诗人的忠怨之情和爱国精神,这是长诗《离骚》的主旋律。(2) 诗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开篇到“岂余心之可惩”,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 的不公正待遇,表现了诗人的美政理想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第二部分从女要的责难到篇 末,主要写诗人遭谗被疏以后,继续求索的精神和他内心的矛盾冲突及其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的 理想的最后抉择。 3.试结合作品阐述你对“诗庄词媚”一语的理解。 答案要点:“诗庄词媚”是对诗词总体特征的一种概括,这表现在(1)题材内容上,诗多表达 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沉浮为主,词多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2) 风格上,即使同样的题材,在诗词中也会呈现不同的风格。诗多严肃庄重,词多细腻婉曲。如 怀古题材的诗多沉郁苍凉,而词却往往在历史沧桑中插入艳情。(3)语言上,词的语言相比于 诗显得更精美典雅、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4.试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词中的“南浦”这一意象。 答案要点:(1)意象的源起:这一意象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南浦”成为送别诗词 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关系很大,江淹《别赋》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 来。(3)意象的使用:唐宋送别诗词中“南浦”的使用非常频繁。(3)意象的衍生:“南浦”在不是 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有时直接写作“别浦”,而《南浦子》曲和《南浦》词牌也 多用来写惜别伤离之情或羁旅愁怀。 645《诗经》的主体是二节拍的四言诗,带有很强的节奏感;而《诗经》的押韵也为后世诗歌的韵律形 式奠定了基础。(4)重章复沓的章法和中心词语的多种形式的锤炼。重章复沓是短章民歌常 用的形式,这种形式使《诗经》中形成了一些套语,也影响了《诗经》的遣词造句。 2.长诗《离骚》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1)《离骚》抒发了诗人的忠怨之情和爱国精神,这是长诗《离骚》的主旋律。(2) 诗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开篇到“岂余心之可惩”,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 的不公正待遇,表现了诗人的美政理想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第二部分从女要的责难到篇 末,主要写诗人遭谗被疏以后 ,继续求索的精神和他内心的矛盾冲突及其决心以死来殉 自己的 理想的最后抉择。 3.试结合作品阐述你对“诗庄词媚”一语的理解 。 答案要点 :“诗庄词媚”是对诗词总体特征的一种概括 ,这表现在(1)题材内容上,诗多表达 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 、民生疾苦 、胸怀抱负 、宦海沉浮为主,词多写男欢女爱 、相思离别 。(2) 风格上 ,即使同样的题材 ,在诗词中也会呈现不同的风格。诗多严肃庄重,词多细腻婉曲。如 怀古题材的诗多沉郁苍凉,而词却往往在历史沧桑中插人艳情。(3)语言上,词的语言相比于 诗显得更精美典雅、轻灵细巧 、纤柔香艳。 4.试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词中的“南浦”这一意象。 答案要点:(1)意象的源起:这一意象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南浦”成为送别诗词 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 ·河伯》关 系很大,江淹《别赋 》之后,南浦在送别诗 中明显多了起 来。(3)意象的使用:唐宋送别诗词中“南浦”的使用非常频繁。(3)意象的衍生:“南浦”在不是 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 ,有时直接写作“别浦”,而《南浦子》曲和《南浦》词牌也 多用来写惜别伤离之情或羁旅愁怀。 645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