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试剂与器材] 任氏液、计算机、生物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或二道生理记录仪,电子刺激器)、张力换 能器、肌动器、铁架台,双凹夹、蛙类手术器械等。 [实验步骤] 1、按实验72的方法制备坐骨神给腓肠肌标本,在任氏液中浸泡10~20min(本实验也 可只用腓肠肌标本,但为练习标本制作,仍然制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2、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在肌动器上,并将神经搭在肌动器刺激电极上,把刺激 的输出线与肌动器刺激电极的接线柱连接,或在接线柱上再接两根细漆包线(其两端漆皮要 去掉),直接插入腓肠肌的两端作刺激电极用 3、将张力换能器用双凹夹固定于铁支台上,其换能器的输出线插入计算机的信号输入 插口。 4、将腓肠肌跟腱结扎线的一端与换能器的簧片相连。注意:不能拉得太紧。 5、打开计算机等待自动进入智能型生物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主页界面,在空白处双击后 进入主页界面,于顶级菜单“实验项目”处单击,打开子菜单后点击“肌肉神经实验”,再 选择“刺激频率与反应的关系”项单击,出现对话框后选择现代或经典实验进入实验的监视 6、调节对话框的数据,如刺激强度(一般为5-7.5V)、刺激频率增量(一般为1、6、 10、15、20、30Hz)的设置,直至做出满意的肌肉收缩曲线图形,即记录出几个单收缩曲线 和一段不完全强直收缩及完全强直收缩曲线,见图1-7-4。 图1-7-4骨骼肌的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上:收缩曲线下:刺激标记 1.单收缩2.不完全强直收缩3.完全强直收缩 [方法评估] 为检验骨骼肌兴奋收缩特性与刺激频率关系的常用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应用意义] 为骨骼肌生理特性验证性实验之一,主要应用于观察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注意事项] 1、连续刺激时间不宜太长,每次刺激持续时间要保持一致,不得超过3-4s,且每两 次刺激之间应让标本休息0.5-1min,以防肌肉疲劳影响实验结果 2、经常用任氏液湿润标本,以保持其良好的兴奋性。 3、标本固定的松紧要适度,才能保证做出良好的肌肉收缩曲线图 [思考题] 1、何谓单收缩?单收缩的潜伏期包括哪些时间因素?有神经和无神经的标本有何差 异 1111 [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试剂与器材] 任氏液、计算机、生物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或二道生理记录仪,电子刺激器)、张力换 能器、肌动器、铁架台,双凹夹、蛙类手术器械等。 [实验步骤] 1、按实验 72 的方法制备坐骨神给腓肠肌标本,在任氏液中浸泡 10~20min(本实验也 可只用腓肠肌标本,但为练习标本制作,仍然制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2、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在肌动器上,并将神经搭在肌动器刺激电极上,把刺激 的输出线与肌动器刺激电极的接线柱连接,或在接线柱上再接两根细漆包线(其两端漆皮要 去掉),直接插入腓肠肌的两端作刺激电极用。 3、将张力换能器用双凹夹固定于铁支台上,其换能器的输出线插入计算机的信号输入 插口。 4、将腓肠肌跟腱结扎线的一端与换能器的簧片相连。注意:不能拉得太紧。 5、打开计算机等待自动进入智能型生物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主页界面,在空白处双击后 进入主页界面,于顶级菜单“实验项目”处单击,打开子菜单后点击“肌肉神经实验”,再 选择“刺激频率与反应的关系”项单击,出现对话框后选择现代或经典实验进入实验的监视。 6、调节对话框的数据,如刺激强度(一般为 5—7.5V)、刺激频率增量(一般为 1、6、 10、15、20、30Hz)的设置,直至做出满意的肌肉收缩曲线图形,即记录出几个单收缩曲线 和一段不完全强直收缩及完全强直收缩曲线,见图 1-7-4。 图 1-7-4 骨骼肌的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上:收缩曲线 下:刺激标记 1.单收缩 2.不完全强直收缩 3.完全强直收缩 [方法评估] 为检验骨骼肌兴奋收缩特性与刺激频率关系的常用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应用意义] 为骨骼肌生理特性验证性实验之一,主要应用于观察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注意事项] 1、连续刺激时间不宜太长,每次刺激持续时间要保持一致,不得超过 3—4s,且每两 次刺激之间应让标本休息 0.5-1min,以防肌肉疲劳影响实验结果。 2、经常用任氏液湿润标本,以保持其良好的兴奋性。 3、标本固定的松紧要适度,才能保证做出良好的肌肉收缩曲线图。 [思考题] 1、何谓单收缩?单收缩的潜伏期包括哪些时间因素?有神经和无神经的标本有何差 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