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2硅工艺简介 2.基本能带理论 2.1能带理论 2.2统计分布的特点 2.3本征与掺杂半导体★ 二、载流子输运(支持教学目标1) 课时:1周,共3课时 1.传统输运机制★ 1.1漂移运动 1.2扩散运动 2.产生复合机制与连续性方程 2.1几种产生复合假设 2.2连续性方程及其基本应用 三、PN结二极管 课时:1周,共3课时 1.热平衡状态下的PN结(支持教学目标1) 1.1PN结的形成与能带特点、★ 12突变PN结耗尽近似的基本方程与参数分布★ 2.直流偏压下的PN结(支持教学目标1) 2.1载流子与能带分析★ 2.2电流电压方程★ 2.3异质结 四、双极晶体管 课时:4周,共12课时 1.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支持教学目标1) 1.1器件结构特点和工作模式(支持教学目标1) 2.1电流增益(支特教学目标2)★ 3.1非理想效应(支持教学目标3)★ 2.电路模型(支持教学目标1) 3.频率响应(支持教学目标2)★ 4.特殊结构晶体管(支持教学目标3)△ 五、MOSFET基础(支持教学目标1) 课时:2周,共6课时 1.MOS的基本结构与能带分析 1.1能带分析(支持数学目标1)★ 12阈值电压(支持教学目标2)★ 2.MOSFET的基本原理 2.1 MOSFET结构(支持教学目标1) 2.2电流电压特性(支持教学目标2)★ 2.3小信号模型△(支持教学目标2) 六、OSFET概念深入 课时:3周,共9课时1.2 硅工艺简介 2. 基本能带理论 2.1 能带理论 2.2 统计分布的特点 2.3 本征与掺杂半导体  二、载流子输运 (支持教学目标1) 课时:1周,共3课时 1. 传统输运机制  1.1 漂移运动 1.2 扩散运动 2. 产生复合机制与连续性方程 2.1 几种产生复合假设 2.2 连续性方程及其基本应用 三、PN结二极管 课时:1周,共3课时 1. 热平衡状态下的PN结(支持教学目标1) 1.1 PN结的形成与能带特点、 1.2 突变PN结耗尽近似的基本方程与参数分布  2. 直流偏压下的PN结(支持教学目标1) 2.1 载流子与能带分析  2.2 电流电压方程  2.3 异质结 四、双极晶体管 课时:4周,共12课时 1.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支持教学目标1) 1.1 器件结构特点和工作模式(支持教学目标1) 2.1 电流增益(支持教学目标2) 3.1非理想效应(支持教学目标3) 2. 电路模型(支持教学目标1) 3. 频率响应(支持教学目标2) 4. 特殊结构晶体管(支持教学目标3) 五、MOSFET基础(支持教学目标1) 课时:2周,共6课时 1. MOS的基本结构与能带分析 1.1 能带分析(支持教学目标1) 1.2 阈值电压(支持教学目标2) 2. MOSFET的基本原理 2.1 MOSFET结构(支持教学目标1) 2.2 电流电压特性(支持教学目标2) 2.3 小信号模型  (支持教学目标2) 六、MOSFET概念深入 课时:3周,共9课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