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表2.2测记(Z+卫)数值表 (基准面选在标尺的零点上) 单位:cm 测点 编号 cm/s 实1 2 序3 3.计算流速水头和总水头。 4.绘制上述成果中最大流量下的总水线E一E和测压管水线P一P(轴向尺寸参见图 二,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可以绘在图二上)。 提示: 1.P-P线依表2数据绘制,其中测点10、11、13数据不用: 2.E-E线依表3(2)数据绘制,其中测点10、11数据不用: 3.在等直径管段E一E与P-P线平行。 图二 六、成果分析及讨论 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 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4.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 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 5.毕托管所显示的总水头线与实测绘制的总水头线一般都略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8 8 表 2.2 测记(  p Z + )数值表 (基准面选在标尺的零点上) 单位:cm 测点 编号 Q cm3 /s 实 验 次 序 1 2 3 3.计算流速水头和总水头。 4. 绘制上述成果中最大流量下的总水线 E—E 和测压管水线 P—P(轴向尺寸参见图 二,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可以绘在图二上)。 提示: 1.P—P 线依表 2 数据绘制,其中测点 10、11、13 数据不用; 2.E—E 线依表 3(2)数据绘制,其中测点 10、11 数据不用; 3.在等直径管段 E—E 与 P—P 线平行。 六、成果分析及讨论 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 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 3.测点 2、3 和测点 10、11 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4.试问避免喉管(测点 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 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 5.毕托管所显示的总水头线与实测绘制的总水头线一般都略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