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28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994年No.4 等温温度也是非显著因素,同样它同淬火温度的交互作用显著(见表2)·表3b)是其 水平组合,在B,C、BC中,B,CB,C,组合都比较好,综合考察其他因素,优选水平, 等温温度为400℃较好,450℃其次. 综合上述优选分析结果,工艺B,CD,组合最优,B,C,D其次(加热保温时间均为 4min).因此最佳热处理工艺为:790℃×4min→400℃×3min,其次是820℃×4min→ 450℃×3min. 为了验证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得出的优化条件的正确性,进行了重复试验,首先验证最佳 工艺.表4)是2#、3#钢分别在方差分析优化的最佳工艺B,C,D及次优工艺B,CD,下的 残余奥氏体及强塑积的结果·显然,2#和3#钢均在工艺B,C,D,下获得的结果更好,这就 进一步证实了工艺790℃×4min·400℃×3min是最优的. 其次验证成分.表4b)是1*、4共、6#、8#钢在最佳工艺B,C,D下的残余奥氏体及强塑 积结果.结合表4(@)中2#、3#在B,C,D下的结果,可清楚地看出,3#钢获得的强塑积是 最高的,达322.33MPa·%,残余奥氏体为17.10%,说明3#成分确实最优. 表3交互作用水平组合 Table 3 Composition of interaction level (a)BXD (b)B×C B: B3 B, B, B D -226.28 676.63 221.68 C 2.62 -16.78 35.66 -49.36 -756.35 258.15 C 386.24 117.28 -138.31 D 483.96 -28.95 -108.75 C -180.54 -209.18 473.73 表4重复试验(a)在不同工艺参数及(b)不同化学成分下的T下×T-EL和r.结果 Table 4 The TSx T-EL and rg in repeating experimnent (a) (b) 钢号 工艺 TS×T-EL/MPa%rR/% 钢号 工 艺 T下xT-EL/MPa·%rR/% 2# B,C,D 310.30 17.89 1# B,CD 258.02 13.9 海 B.CD 206.52 7.18 4# B,C,D 313.37 17.12 3共 B,C.D 322.33 17.10 6 B,CD 232.2 16.80 3共 B,C,D 300.78 8.92 8肿 B,C.D 250.41 10.20 3讨论 硅锰系低碳低合金相变诱发塑性(即T℉P)效应受钢的化学成分及热处理工艺的影响.钢 中获得的残余奥氏体及其稳定性是产生TP效应的关键.残余奥氏体在应变作用下产生 TRP转变,发生马氏体相变时增加钢的强度,同时TRP转变时伴随大量加工硬化,提高 了钢的延性,所以往往用强塑积来衡量与反映T℉P效应.图2是3#最佳工艺处理后薄膜 电镜照片,从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残余奥氏体的存在(经衍射花样标定证实).· 3 2 8 ·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1望科 年 N b . 4 等温温 度也是 非显 蔷 因素 , 同样 它 同淬 火温 度 的交 互 作 用 显 著 ( 见 表 2) . 表 3 山) 是其 水 平组 合 , 在 B Z c 、 B 3 c 中 , B 3 C 3 、 B 2 C Z 组 合都 比 较 好 , 综 合考 察 其 他 因素 , 优 选水 平 , 等 温 温度 为 4X() ℃ 较 好 , 45 0 ℃ 其 次 . 综 合上 述 优 选 分 析 结 果 , 工 艺 B Z C Z q 组 合 最 优 , B 3C 3耳 其 次 (加 热保 温 时 间 均 为 4 n 五n ) . 因此 最佳 热处理 工 艺为 : 7 90 ℃ x 4 而 n 一 4 0 ℃ x 3 ~ , 其 次 是 8 20 ℃ x 4 ~ ~ 4 50 oC x 3而n . 为 了验证正 交试 验方差 分 析得 出 的优化 条件 的 正确性 , 进行 了重复 试验 . 首 先验 证最 佳 工艺 . 表 4 (a ) 是 2 # 、 3 # 钢分 别 在方 差分 析优 化 的最佳 工 艺 B Z C Z q 及 次 优工 艺 B 3 C 3马 下 的 残余奥 氏体及 强 塑积 的结果 . 显 然 , 2 # 和 3 # 钢 均 在 工 艺 B ZC Z口 下 获 得 的 结果 更 好 , 这 就 进一 步证实 了工艺 7 90 ℃ x 4而n ~ 4 0 ℃ x 3而 n 是最优 的 . 其次验证 成分 . 表 4 伪) 是 1 # 、 4 # 、 6 # 、 8 # 钢 在最 佳工 艺 B Z C Z马 下 的残余奥 氏体及 强塑 积结 果 . 结合表 4 a( ) 中 2 # 、 3 # 在 B Z C Z玖 下 的结果 , 可 清楚 地 看 出 , 3 # 钢 获 得 的 强 塑积 是 最高 的 , 达 32 3 3 M P a · % , 残 余奥 氏体为 17 . 10 % , 说明 3 # 成 分确 实最优 . 表 3 交互作 用 水平组合 aT 决 3 C俐四如加 of in et ar 比佣 k , d ( a ) B x D ( b ) B x C B : B Z B 3 B I B Z B 3 口 一 2 6 . 邓 67 6 . 63 2 2 1 . 韶 C l 2 . 62 一 16 . 78 35 . 肠 q 一 钓 . 36 一 7肠 . 35 25 5 . 15 C : 386 . 24 117 . 邓 一 135 . 3 - 几 48 3 . % 一 28 . 95 一 1 08 . 75 q 一 180 . 又 一 2的 . 18 473 . 73 表 4 重复试验 ( a) 在不 同工艺参数及 (b) 不同化 学成分下的 万 x T 一 EL 和 r : 结果 aT 决 4 1飞比 75 x T 一 EL al 目 r , 加 魂 p组 自心 e甲的I川 ( a ) ( b ) 钢号 工 艺 7S x T 一 EL /M aP · % 帐 / % 钢号 工 艺 7S x T 一 EL / M 氏 · % 帐 / % 2 # B Z C Z玖 3 10 . 3() 17 . 89 1 # B Z C Z Q 258 . 02 13 . 9 产 B 3 C 3 Q 珊 . 52 7 . 18 护 B Z C Z q 31 3 . 37 17 . 12 3 # B Z C Z q 32 . 33 17一o 犷 B Z C Z p 23 2 . 2 16 . 80 3 # B 3 C 3马 划 . 78 8 . 9 2 沪 B Z C Z q 现 . 4 1 10 . 20 3 讨 论 硅 锰 系低碳 低 合金相 变诱发 塑性 ( 即 T R IP )效 应受钢的化学成分及热处理 工 艺的影 响 . 钢 中获得 的残 余奥 氏体 及 其 稳 定 性 是 产 生 T R IP 效 应 的 关 键 . 残 余 奥 氏体 在 应 变 作 用 下 产 生 T R IP 转 变 , 发生 马 氏体相 变 时增 加钢 的强 度 , 同 时 T R IP 转 变 时伴 随大 量 加 工 硬 化 , 提 高 了钢 的延 性 , 所 以 往 往 用强 塑积 来衡 量 与反 映 T R IP 效 应 . 图 2 是 3 # 最 佳 工 艺 处 理后 薄膜 电镜 照片 , 从照 片 中可 以 清 晰地 看到 残余奥 氏体 的存在 ( 经衍 射花样 标 定证实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