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式法预测,而评价级别较高,对预测结果要求较严时,应选用此法。但污染物在 水中的化学、生物净化过程难于在实验中模拟。 (3)类比分析法调查与建设项目性质相似,且其纳污水体的规模、流态 水质也相似的工程。根据调査结果,分析预估拟建设项目的水环境影响。此种预 测属于定性或半定量性质。已建的相似工程有可能找到,但此工程与拟建项目有 相似的水环境状况则不易找到。所以类比调查法所得结果往往比较粗略,一般多 在评价工作级别较低,且评价时间较短,无法取得足够的参数、数据时,用类比 求得数学模式中所需的若干参数、数据 6.2.1.2预测条件的确定 (1)筛选拟预测的水质参数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可知此项目 排入水体的污染源与污染物情况。结合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工程与水环境两 者的特点,即可从将要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中筛选水质预测参数 (2)拟预测的排污状况一般分废水正常排放(或连续排放)和不正常排放 (或瞬时排放、有限时段排放)两种情况进行预测。两种排放情况均需确定污染物 排放源强以及排放位置和排放方式 (3)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在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 多个阶段。对于内陆水体,自净能力最小的时段一般为枯水期,个别水域由于面 源污染严重也可能在丰水期,对于北方河流、冰封期的自净能力很小,情况特殊。 在进行预测时需要确定拟预测时段的设计水文条件,如河流十年一遇连续七天枯 水流量,河流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等。 (4)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或初始条件)在利用水质模型进行水质预 测时,需要根据建模、验模的工作程序确定水质模型参数的数值。确定水质模型 参数的方法有实验测定法、经验公式估算法、模型实定法、现场实测法等。对于 稳态模型,需要确定预测计算的水动力、水质边界条件:对于动态模型或模拟瞬 时排放、有限时段等排放,还需要确定初始条件。 622常用的河流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622.1正常设计条件下河流稀释混合模型 (1)点源,河水、污水稀释混合方程对于点源,河水和污水的稀释混合方 程为 CPOP+CeOE (62-1) 式中C——完全混合的水质浓度,mgL; Q—上游来水设计水量,m3/s Cp-一设计水质浓度,mg174 式法预测,而评价级别较高,对预测结果要求较严时,应选用此法。但污染物在 水中的化学、生物净化过程难于在实验中模拟。 (3)类比分析法 调查与建设项目性质相似,且其纳污水体的规模、流态、 水质也相似的工程。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预估拟建设项目的水环境影响。此种预 测属于定性或半定量性质。已建的相似工程有可能找到,但此工程与拟建项目有 相似的水环境状况则不易找到。所以类比调查法所得结果往往比较粗略,一般多 在评价工作级别较低,且评价时间较短,无法取得足够的参数、数据时,用类比 求得数学模式中所需的若干参数、数据。 6.2.1.2 预测条件的确定 (1)筛选拟预测的水质参数 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可知此项目 排入水体的污染源与污染物情况。结合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工程与水环境两 者的特点,即可从将要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中筛选水质预测参数。 (2)拟预测的排污状况 一般分废水正常排放(或连续排放)和不正常排放 (或瞬时排放、有限时段排放)两种情况进行预测。两种排放情况均需确定污染物 排放源强以及排放位置和排放方式。 (3)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 在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 多个阶段。对于内陆水体,自净能力最小的时段一般为枯水期,个别水域由于面 源污染严重也可能在丰水期,对于北方河流、冰封期的自净能力很小,情况特殊。 在进行预测时需要确定拟预测时段的设计水文条件,如河流十年一遇连续七天枯 水流量,河流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等。 (4)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或初始条件) 在利用水质模型进行水质预 测时,需要根据建模、验模的工作程序确定水质模型参数的数值。确定水质模型 参数的方法有实验测定法、经验公式估算法、模型实定法、现场实测法等。对于 稳态模型,需要确定预测计算的水动力、水质边界条件;对于动态模型或模拟瞬 时排放、有限时段等排放,还需要确定初始条件。 6.2.2 常用的河流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6.2.2.1 正常设计条件下河流稀释混合模型 (1)点源,河水、污水稀释混合方程 对于点源,河水和污水的稀释混合方 程为: P E P P E E Q Q C Q C Q C + + = (6.2-1) 式中 C——完全混合的水质浓度,mg/L; QP——上游来水设计水量,m3 /s; CP——设计水质浓度,mg/L;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