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 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B.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 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C.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 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 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汉武帝设立,至宋后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改”,古代官职调动说法之一,文中的“迁”、“擢”、“补”“进”等与之类似,有升职 和降职之意。 C.京师,在中国古代,国家首都通常称为京师,现代已不再沿用此简称,这里指都城开封。 D.朋党,原指一些人为自私的目的而互相勾结而成的利益集团,后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 相互倾轧的宗派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利用智勇过人,承继父亲基因。父亲曹谏富有文韬武略,考取明经科,官至右补阙 崇仪使;曹利用生性勇悍,年少便睿智善辩 B.曹利用颇有壮节,擅长外交辞令。面对契丹无理要求,誓死报国:出使契丹,慷慨陈词, 不辱使命,最终带着和约归国 C.曹利用功绩显赫,深得皇帝器重。能智击贼人,精晓策略,又办事尽心,平定了岭南的 骚动:最终官至尚书右仆射。 D.曹利用恃功而骄,终无罪而冤死。梗直而仗恃有功的曹利用招致李迪的不满与诬陷,也 因为此事招致无罪冤死的结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 (2)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 (二)古代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15题 晨雨- 8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 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B.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 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C.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 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D.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 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11 . 下 列 对 文 中 加 点 词 语 的 相 关 内 容 的 解 说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A.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汉武帝设立,至宋后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B. “改”,古代官职调动说法之一,文中的“迁”、“擢”、“补”、“进”等与之类似,有升职 和降职之意。 C. 京师,在中国古代,国家首都通常称为京师,现代已不再沿用此简称,这里指都城开封。 D. 朋党,原指一些人为自私的目的而互相勾结而成的利益集团,后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 相互倾轧的宗派。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曹利用智勇过人,承继父亲基因。父亲曹谏富有文韬武略,考取明经科,官至右补阙、 崇仪使;曹利用生性勇悍,年少便睿智善辩。 B. 曹利用颇有壮节,擅长外交辞令。面对契丹无理要求,誓死报国;出使契丹,慷慨陈词, 不辱使命,最终带着和约归国。 C. 曹利用功绩显赫,深得皇帝器重。能智击贼人,精晓策略,又办事尽心,平定了岭南的 骚动;最终官至尚书右仆射。 D. 曹利用恃功而骄,终无罪而冤死。梗直而仗恃有功的曹利用招致李迪的不满与诬陷,也 因为此事招致无罪冤死的结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 (2)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 (二)古代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14—15 题。 晨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