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些国家的企业都先后不同程度地经历 了联合与合并的浪潮。作为并非完全出于自愿的“合作”,这些联合与合并一方面促进了生 产效率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垄断的产生,对自由竞争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1933 年,罗宾逊总结了与“马歇尔冲突”有关的理论探讨成果,写出了《不完全竞争的经济学》 书。同年张伯伦亦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至此形成了考虑垄断和寡头因素的竞争理论。 此后,克拉克更进一步提出了“有效竞争”的概念,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垄断组织间的竞争同 样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向着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克拉克认为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将不会扼杀竞 争的效用,竞争与合作会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企业间的合作愈来愈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与大规模的联合与合并相平行, 80年代以后,一种新的企业合作形式—一战略联盟如雨后春笋,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战略联盟(又称策略联盟)是两个实体之间为了达到某种战略目的而形成的一种髙级合作形 式。这些联盟主要存在于相互争斗的强者之间,使得企业间的合作能够超越合并、兼并等组 织变革形式,避开政府运用“反垄断法”所进行的干预。管理学家及时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完成了竞争战略从理论到实用的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竞争与合作总是相伴而生,竞争与合作形式发展到一定阶 段总会产生相应的竞争性理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 加速,企业的经营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纪之交的企业合作已发展到更高的水平,虚 拟企业、跨企业信息与经营系统等已成为新时期企业频繁采用的合作手段。通过对单纯强调 竞争的思维定式缺陷的反思,人们认识到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成长,企业需要与供应 商、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可以和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合作。它不仅是对“纯粹”竞 争观念的超越,而且是对“利己性”合作观念的抛弃。它使企业从创立独家名牌,消灭竞争 对手,占据垄断地位,套住现有顾客等传统手段中挣脱出来,而信息网络环境则使得厂商有 可能将竞争和合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种背景为竞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超越提供了实际背 二、信息资源的特性:分析合作性竞争现象的经济学线索 放眼世界,信息社会正处于开创合作的新时代。全球性的信息网络和跨企业信息系统已将无 数企业“捆绑”在一起,强迫企业处于各种各样的合作者的位置上,合作性竞争现象具有信 息时代的明显烙印 信息资源的一个主要特性是它自身在不断扩张。 资源的稀缺性是资源配置经济性的前提,对稀缺资源占有权和使用权的争夺是绝大多数企业 间竞争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其“稀缺性”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新定 义:首先,其总量始终处于不断的扩张中,每天都有新信息产生,似乎供企业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第二,以国际互联网等为核心的先进通信传输方式的广泛运用使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 大幅度降低(垄断信息除外),从而使信息成为一种获取相对便利的生产要素;第三,尽管 信息的使用价值有一定时效性,但信息本身的部分非消耗性使之作为一种资源可以在一定条 件下多次重复使用,各种不同的信息存量的组合都可能发展成为新的产品和服务:第四,作 为一种资源,信息不仅是生产性的,而且是消费性的,它能够形成一个广阔的市场。信息及 信息流正不断诞生着新的价值机遇,引导着新市场的产生并以极快的速度向消费的各个方向 拓展(注:胡汉辉:《有效还是非有效》,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传统的资源占有与使用方式是竞争中一方的增加就同时意味着另一方的减少与被剥夺,而信 息资源则有可能使大家都同时获得新增资源。正是这一特性为企业以合作的方式一一而不仅 仅是单纯的竞争一一获得收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信息资源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它的开发利用需要合作 信息资源使“知识”在经济中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带来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它使合作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些国家的企业都先后不同程度地经历 了联合与合并的浪潮。作为并非完全出于自愿的“合作”,这些联合与合并一方面促进了生 产效率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垄断的产生,对自由竞争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1933 年,罗宾逊总结了与“马歇尔冲突”有关的理论探讨成果,写出了《不完全竞争的经济学》 一书。同年张伯伦亦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至此形成了考虑垄断和寡头因素的竞争理论。 此后,克拉克更进一步提出了“有效竞争”的概念,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垄断组织间的竞争同 样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向着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克拉克认为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将不会扼杀竞 争的效用,竞争与合作会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企业间的合作愈来愈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与大规模的联合与合并相平行, 80 年代以后,一种新的企业合作形式——战略联盟如雨后春笋,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战略联盟(又称策略联盟)是两个实体之间为了达到某种战略目的而形成的一种高级合作形 式。这些联盟主要存在于相互争斗的强者之间,使得企业间的合作能够超越合并、兼并等组 织变革形式,避开政府运用“反垄断法”所进行的干预。管理学家及时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完成了竞争战略从理论到实用的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竞争与合作总是相伴而生,竞争与合作形式发展到一定阶 段总会产生相应的竞争性理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 加速,企业的经营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纪之交的企业合作已发展到更高的水平,虚 拟企业、跨企业信息与经营系统等已成为新时期企业频繁采用的合作手段。通过对单纯强调 竞争的思维定式缺陷的反思,人们认识到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成长,企业需要与供应 商、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可以和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合作。它不仅是对“纯粹”竞 争观念的超越,而且是对“利己性”合作观念的抛弃。它使企业从创立独家名牌,消灭竞争 对手,占据垄断地位,套住现有顾客等传统手段中挣脱出来,而信息网络环境则使得厂商有 可能将竞争和合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种背景为竞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超越提供了实际背 景。 二、信息资源的特性:分析合作性竞争现象的经济学线索 放眼世界,信息社会正处于开创合作的新时代。全球性的信息网络和跨企业信息系统已将无 数企业“捆绑”在一起,强迫企业处于各种各样的合作者的位置上,合作性竞争现象具有信 息时代的明显烙印。 信息资源的一个主要特性是它自身在不断扩张。 资源的稀缺性是资源配置经济性的前提,对稀缺资源占有权和使用权的争夺是绝大多数企业 间竞争产生的根本原因。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其“稀缺性”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新定 义:首先,其总量始终处于不断的扩张中,每天都有新信息产生,似乎供企业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第二,以国际互联网等为核心的先进通信传输方式的广泛运用使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 大幅度降低(垄断信息除外),从而使信息成为一种获取相对便利的生产要素;第三,尽管 信息的使用价值有一定时效性,但信息本身的部分非消耗性使之作为一种资源可以在一定条 件下多次重复使用,各种不同的信息存量的组合都可能发展成为新的产品和服务;第四,作 为一种资源,信息不仅是生产性的,而且是消费性的,它能够形成一个广阔的市场。信息及 信息流正不断诞生着新的价值机遇,引导着新市场的产生并以极快的速度向消费的各个方向 拓展(注:胡汉辉:《有效还是非有效》,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传统的资源占有与使用方式是竞争中一方的增加就同时意味着另一方的减少与被剥夺,而信 息资源则有可能使大家都同时获得新增资源。正是这一特性为企业以合作的方式——而不仅 仅是单纯的竞争——获得收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信息资源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它的开发利用需要合作。 信息资源使“知识”在经济中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带来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它使合作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