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952· 工程科学学报,第37卷,第7期 由流过阻尼孔的油液体积与活塞移动时环形腔内 油液的热导率为0.116~0.151W·m1.K1,如果 体积变化相等可得2国 区域3~5内油液之间换热途径为热传递,它们之间的 A,dx 温度梯度应与区域7~9内油液温度梯度类似,存在比 较大的差值,然而试验结果并非如此.究其原因,是油 [CaA +CaA (0.5+0.5sign () -IP:-P2l 气悬架内的油液同时存在传质与传热效应. (2) 拉伸过程中,环形腔内的油液流向工作腔,在耗散 式中:A2为环形腔面积,m2:C和C分别为阻尼孔和单 机械能生成热量的同时,环形腔流入工作腔的油液由 向阀过流系数:A和A,分别分阻尼孔和单向阀过流面 于传质也带入热量.油液具有一定动能,故在将热量 积,m;P:为工作腔压力,PaP2为环形腔压力,Pa;x为 带入阻尼孔附近区域的同时会引起附近区域油液产生 缸筒活塞相对位移,mp为油液密度,kg·m3.油液流 流动,从而导致阻尼孔附近区域的油液温度趋于一致. 经小孔产生的压力损失转化为热量,导致油气悬架的 在油液内部黏滞力的作用下,油液流动的速度会逐渐 温度升高. 降低,同时由于工作腔内部空间限制,从环形腔流入工 区域3、4和10内油液的由外界输入能量为 作腔内的油液所引起的扰动未传递到工作腔底部的区 p(A2)3 域内,如区域7~9.故而试验中测得的工作腔底部油 0-21C4+Ca40.5+0.5sig()]2 (3) 液温度与阻尼孔附近油液存在梯度.反之可得压缩过 式(1)~(3)即可描述油液热量的产生.油液传 程的状态.由结果及分析可知,将油气悬架内油液划 质的热量运输和热传递使得油气悬架内部油液的温度 分区域后进行研究是合理的. 呈现不同分布的现象 3.2油液流动状态 由于工作腔内部空间限制,油液流动的状态无法 3试验及多区域热力学模型仿真结果 测得.为计算油气悬架内各个区域之间传质的量,建 3.1油气悬架试验结果及分析 立工作腔三维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获取油液流动状 试验时外界环境温度为25℃,持续正弦激励,激 态4.边界条件中,两个阻尼孔为速度入口,与气体 励幅值为5mm,频率为2Hz,数据采样频率为100Hz. 接触的界面为压力出口,其他为壁面. 试验过程中当油液温度达到45℃时停止试验,试验测 试验测得缸筒和活塞相对位移频率为2Hz,幅值 得油液温度结果如图4所示. 为4.5mm,可得缸筒与活塞(杆)之间相对速度最大值 55r 为0.057m·s.由油液的质量守恒,可得流经阻尼孔 口1号传感器 一2号传感器 油液的最大流速为40.8m·s.油液密度为950 50 0 3号传感器 kgm3,运动黏度为50×10-6m2·s1,考虑到相对速 4号传感器 45 合一5号传感器 度近似为正弦形式,取幅值的有效值28.9m·s作为 =0一6号传感器 -7号传感器 入口速度,持续时间为0.25s进行仿真计算. 40 在区域2至区域9界面及通过阻尼孔的轴向截面 35 30F 。。。。字之字言守才8 做切面,工作腔内油液的流动状态如图5所示 25d8$a60Rg绿9e日o。eooe8ee06060006 图5(a)中为流动速度不大于1m·s的区域,可 知流动较为剧烈的区域为阻尼孔附近的区域3和4, 而且由两个阻尼孔流出的油液产生碰撞,流速转变为 20%1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 垂直方向.其他区域流速远小于1m·s,故图中没有 时间s 显示流线. 图4试验测得油液温度 图5(b)中为流动速度不大于0.001m·s的区 Fig.4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oil temperature 域,区域5与区域6交界面的流速接近0.001m·s, 图4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激励下,工作腔内的 而区域内部流速接近零,可认为相对于壁面,区域7~ 油液从上到下存在温度梯度,而且梯度不均匀.1~3 9内油液处于静止状态 号传感器所测得的区域3~5内油液温度在整个试验 油液流动的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试验结果的正确 过程中都保持一致.4号传感器所测得的区域6内油 性.油液通过阻尼孔流入工作腔,在阻尼孔附近区域 液温度变化趋势与区域3~5内油液温度变化趋势接 发生碰撞,是动能转换为热能的主要区域。由于流速 近,但存在2~3℃的差值.5~7号传感器所测得的区 较高,故区域3~6内油液温度趋于一致,而且比其他 域7~9内油液温度与其他区域油液温度存在10~ 区域油液温度高.远离阻尼孔的区域7~9由于流速 15℃的差值. 很低,其温度升高所需热量主要由阻尼孔附近区域传工程科学学报,第 37 卷,第 7 期 由流过阻尼孔的油液体积与活塞移动时环形腔内 体积变化相等可得[12--13] A2 dx = [CdAd + CchAch ( 0. 5 + 0. 5sign( x · ) ) ] 2 ρ | p1 - p 槡 2 | . ( 2) 式中: A2为环形腔面积,m2 ; Cd和 Cch分别为阻尼孔和单 向阀过流系数; Ad和 Ach分别分阻尼孔和单向阀过流面 积,m2 ; p1为工作腔压力,Pa; p2为环形腔压力,Pa; x 为 缸筒活塞相对位移,m; ρ 为油液密度,kg·m - 3 . 油液流 经小孔产生的压力损失转化为热量,导致油气悬架的 温度升高. 区域 3、4 和 10 内油液的由外界输入能量为 w = ρ( A2 x ·) 3 2{ CdAd + CchAch[0. 5 + 0. 5sign( x ·) ]} 2 . ( 3) 式( 1) ~ ( 3) 即可描述油液热量的产生. 油液传 质的热量运输和热传递使得油气悬架内部油液的温度 呈现不同分布的现象. 3 试验及多区域热力学模型仿真结果 3. 1 油气悬架试验结果及分析 试验时外界环境温度为 25 ℃,持续正弦激励,激 励幅值为 5 mm,频率为 2 Hz,数据采样频率为 100 Hz. 试验过程中当油液温度达到 45 ℃时停止试验,试验测 得油液温度结果如图 4 所示. 图 4 试验测得油液温度 Fig. 4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oil temperature 图 4 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激励下,工作腔内的 油液从上到下存在温度梯度,而且梯度不均匀. 1 ~ 3 号传感器所测得的区域 3 ~ 5 内油液温度在整个试验 过程中都保持一致. 4 号传感器所测得的区域 6 内油 液温度变化趋势与区域 3 ~ 5 内油液温度变化趋势接 近,但存在 2 ~ 3 ℃的差值. 5 ~ 7 号传感器所测得的区 域 7 ~ 9 内油液温度与其他区域油液温度存在10 ~ 15 ℃的差值. 油液的热导率为 0. 116 ~ 0. 151 W·m - 1·K - 1,如果 区域 3 ~ 5 内油液之间换热途径为热传递,它们之间的 温度梯度应与区域 7 ~ 9 内油液温度梯度类似,存在比 较大的差值,然而试验结果并非如此. 究其原因,是油 气悬架内的油液同时存在传质与传热效应. 拉伸过程中,环形腔内的油液流向工作腔,在耗散 机械能生成热量的同时,环形腔流入工作腔的油液由 于传质也带入热量. 油液具有一定动能,故在将热量 带入阻尼孔附近区域的同时会引起附近区域油液产生 流动,从而导致阻尼孔附近区域的油液温度趋于一致. 在油液内部黏滞力的作用下,油液流动的速度会逐渐 降低,同时由于工作腔内部空间限制,从环形腔流入工 作腔内的油液所引起的扰动未传递到工作腔底部的区 域内,如区域 7 ~ 9. 故而试验中测得的工作腔底部油 液温度与阻尼孔附近油液存在梯度. 反之可得压缩过 程的状态. 由结果及分析可知,将油气悬架内油液划 分区域后进行研究是合理的. 3. 2 油液流动状态 由于工作腔内部空间限制,油液流动的状态无法 测得. 为计算油气悬架内各个区域之间传质的量,建 立工作腔三维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获取油液流动状 态[14--15]. 边界条件中,两个阻尼孔为速度入口,与气体 接触的界面为压力出口,其他为壁面. 试验测得缸筒和活塞相对位移频率为 2 Hz,幅值 为 4. 5 mm,可得缸筒与活塞( 杆) 之间相对速度最大值 为 0. 057 m·s - 1 . 由油液的质量守恒,可得流经阻尼孔 油液 的 最 大 流 速 为 40. 8 m·s - 1 . 油 液 密 度 为 950 kg·m - 3,运动黏度为 50 × 10 - 6 m2 ·s - 1,考虑到相对速 度近似为正弦形式,取幅值的有效值 28. 9 m·s - 1作为 入口速度,持续时间为 0. 25 s 进行仿真计算. 在区域 2 至区域 9 界面及通过阻尼孔的轴向截面 做切面,工作腔内油液的流动状态如图 5 所示. 图 5( a) 中为流动速度不大于 1 m·s - 1 的区域,可 知流动较为剧烈的区域为阻尼孔附近的区域 3 和 4, 而且由两个阻尼孔流出的油液产生碰撞,流速转变为 垂直方向. 其他区域流速远小于 1 m·s - 1,故图中没有 显示流线. 图 5( b) 中为流动速度不大于 0. 001 m·s - 1 的区 域,区域 5 与区域 6 交界面的流速接近 0. 001 m·s - 1, 而区域内部流速接近零,可认为相对于壁面,区域 7 ~ 9 内油液处于静止状态. 油液流动的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试验结果的正确 性. 油液通过阻尼孔流入工作腔,在阻尼孔附近区域 发生碰撞,是动能转换为热能的主要区域. 由于流速 较高,故区域 3 ~ 6 内油液温度趋于一致,而且比其他 区域油液温度高. 远离阻尼孔的区域 7 ~ 9 由于流速 很低,其温度升高所需热量主要由阻尼孔附近区域传 · 259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