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④提供不同版本源程序的比较:在文件登入和检出时,需要注意检入和检出的使用。 当某个时刻需要修改某个小缺陷或特征,应只检出完成工作必需的最少文件; 当需要对文件变更时,应登入它并加锁。这样可保留对每个变更的记录 应避免长时间地锁定文件。如果需要长时间工作于某个文件,最好能创建一个分支, 并在分支上做工作。这样别人可以地做缺省的“小”修改以更改较小的缺陷。稍后可通过合 并,把所有操作结果集成在一起 如果需要做较大的变更,可有两种选择 i)将需要的所有文件检出并加锁,然后正常处理 为需要修改的版本创建分支,把变更与主干“脱离”,然后把结果合并回去 (6)变更控制 软件生存期内全部的软件配置是软件产品的真正代表,必须使其保持精确。软件工程过 程中某一阶段的变更,均要引起软件配置的变更,这种变更必须严格加以控制和管理,保持 修改信息,并把精确、清晰的信息传递到软件工程过程的下一步骤 变更控制包括建立控制点和建立报告与审查制度 对于一个大型的软件来说,不加控制的变更很快就会引起混乱。因此变更控制是一项最 重要的软件配置任务。图10.12给出了变更控制的过程 匚识别变更要求」 用户提交变更请求 开发人员进行评价 匚产生变更报告 变更控制负责人做出决定 对请求排队,生成工程变更顺序 产生变更报告 「把变更分配给配置对象 匚“检出”配置对象(SC 变更方式(mde) “促成”把变更包括在下一修正版中 变更复审(审计) 匚重建适用的软件版本 登入”变更后的配置项 匚针对所有配置项复审(审计)变更 建立测试基线 把变更包括到新版本中 [执行质量保证和测试活动 发布新版本 图10.12变更控制过程 在此过程中,首先用户提交书面的变更请求,详细申明变更的理由、变更方案、变更的 影响范围等。然后由变更控制杋构确定控制变更的机制、评价其技术价值、潜在的副作用、 对其它配置对象和系统功能的综合影响以及项目的开销、并把评价的结果以变更报告的形式 提交给变更控制负责人(最终决定变更状态和优先权的某个人或小组)。对每个批准了的变更 产生一个工程变更顺序(ECO),描述进行的变更、必须考虑的约束、评审和审计的准则等。 要做变更的对象从项目数据库中检出,对其做出变更,并实施适当的质量保证活动。然后再 把对象登入到数据库中并使用适当的版本控制机制建立软件的下一版本13 ④ 提供不同版本源程序的比较:在文件登入和检出时,需要注意检入和检出的使用。 ▪ 当某个时刻需要修改某个小缺陷或特征,应只检出完成工作必需的最少文件; ▪ 当需要对文件变更时,应登入它并加锁。这样可保留对每个变更的记录; ▪ 应避免长时间地锁定文件。如果需要长时间工作于某个文件,最好能创建一个分支, 并在分支上做工作。这样别人可以地做缺省的“小”修改以更改较小的缺陷。稍后可通过合 并,把所有操作结果集成在一起。 ▪ 如果需要做较大的变更,可有两种选择: ⅰ)将需要的所有文件检出并加锁,然后正常处理; ⅱ)为需要修改的版本创建分支,把变更与主干“脱离”,然后把结果合并回去。 (6) 变更控制 软件生存期内全部的软件配置是软件产品的真正代表,必须使其保持精确。软件工程过 程中某一阶段的变更,均要引起软件配置的变更,这种变更必须严格加以控制和管理,保持 修改信息,并把精确、清晰的信息传递到软件工程过程的下一步骤。 变更控制包括建立控制点和建立报告与审查制度。 对于一个大型的软件来说,不加控制的变更很快就会引起混乱。因此变更控制是一项最 重要的软件配置任务。图 10.12 给出了变更控制的过程。 图 10.12 变更控制过程 在此过程中,首先用户提交书面的变更请求,详细申明变更的理由、变更方案、变更的 影响范围等。然后由变更控制机构确定控制变更的机制、评价其技术价值、潜在的副作用、 对其它配置对象和系统功能的综合影响以及项目的开销、并把评价的结果以变更报告的形式 提交给变更控制负责人(最终决定变更状态和优先权的某个人或小组)。对每个批准了的变更 产生一个工程变更顺序(ECO),描述进行的变更、必须考虑的约束、评审和审计的准则等。 要做变更的对象从项目数据库中检出,对其做出变更,并实施适当的质量保证活动。然后再 把对象登入到数据库中并使用适当的版本控制机制建立软件的下一版本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