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不能在流通领域产生,因为流通过程中只能是等价交换, 不等价交换只能是对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离开流通领域剩余价值也不能产生,以为资本家 不把货币投入到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商品不在市场销售,剩余价值也不可能产生 论述题: 要求论述紧密结合题意,合乎逻辑。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每题10分) 1、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 德国、俄国等大陆国家的工资水平高50%。从那时起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 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觉大的差距。(1994年理科) 工资的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其货币表现即劳动力价格。但在表 面现象上,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 剥削关系。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也不例外,它 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 点在于,它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力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 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等,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点还在于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 素 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受到自然条件、民族特性和社会传统文化、历史发 展等各方面影响。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工资水平。各国工资水平的差距, 主要由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觉悟程度等因素决定的。无产阶级为提高 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提高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股来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因此:资本主义各国的工资水平,过去存在差距, 现在仍然存在差距。 第三章剩余价值的实现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不能在流通领域产生,因为流通过程中只能是等价交换, 不等价交换只能是对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离开流通领域剩余价值也不能产生,以为资本家 不把货币投入到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商品不在市场销售,剩余价值也不可能产生, 论述题: 要求论述紧密结合题意,合乎逻辑。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每题 10 分) 1、 在 19 世纪中叶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约比 德国、俄国等大陆国家的工资水平高 50%。从那时起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 各国的工资水平仍然存在觉大的差距。(1994 年理科) 工资的原理表明,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其货币表现即劳动力价格。但在表 面现象上,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 剥削关系。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也不例外,它 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 点在于,它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力自身生存、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 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等,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点还在于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 素。 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水平,受到自然条件、民族特性和社会传统文化、历史发 展等各方面影响。凡是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工资水平。各国工资水平的差距, 主要由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级觉悟程度等因素决定的。无产阶级为提高 工资而进行的斗争,对提高工资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股来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因此;资本主义各国的工资水平,过去存在差距, 现在仍然存在差距。 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