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错。在一种尺度上可能为异质,在另一尺度上则可能为同质 五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6分) 1简述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 答:()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工程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 (2)林业生态工程不仅是一项跨世纪的生态建设工程,而且建设区多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不发 达的“老、少、边、穷”地区。 (③)一些地区缺乏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意识不强。 (4)树种比例失调,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易遭受病虫害危害不能充分发挥 (⑤)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强度蕉采和滥伐现象。 (6)一些地方林业基础薄弱,科技人员偏少。 2简述林业生态区划方法。 答:根据区划的成果性质,区划方法可有区域分类、类型分类两种方法:根据区划的具体做法,将区 划方法分为数值分类与定性分类两类方法:基于GS的区划方法。 3简述减轻林带胁地的对策。 答:①挖断根沟:②农作物合理配置:③树种的选择及林带的合理配置:④保证水肥。 4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5项原则。 答:(1)选择种源丰富、表现良好的乡土树种:(2)选择速生丰产,干形通直,树冠较窄,生长稳定, 寿命长,抗性强的树种:(3)选择经济价值高,产量的的木本粮、油树种和果树做伴生中:(4)避免 选择根蘖性强,串根,遮荫及胁地严重的树种:(5)避免选用和当地主要农作物有共同病虫害的中间 寄主树种。 5简述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的特点。 答:①可被替代的概率大,竞争的程度高:②可以恢复原状的机会小:③抗干扰的能力弱,对于改变 界面状态的外力,只具有相对低的抵抗力:④界面变化速度快,空间移动能力强:⑤非线性的集中表 达区,非连续的集中显示区,突变的产生区,生物多样性的出现区。 六论述题(15分) 试述进行造林设计时包括的内容。 答:1,外业调查 主要目的是了解掌握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等环境因子的分布变化规律。调查方法一般采用线 路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2.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是适地适树的基础,是确定造林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3.林种规划与小班划分 (1)林种规划设计:在进行林种安排时首先要明确本地区的林业主要发展方向及在环境治理、经 济发展中的任务,确定不同地段上的主要林种 (2)小班区划:为了经营管理的方便,一般要对造林地划分出若干经营管理单位。 4.造林技术措施设计错。在一种尺度上可能为异质,在另一尺度上则可能为同质。 五 简答题(共 30 分,每小题 6 分) 1 简述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 答:(1)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工程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 (2)林业生态工程不仅是一项跨世纪的生态建设工程,而且建设区多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不发 达的“老、少、边、穷”地区。 (3) —些地区缺乏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意识不强。 (4)树种比例失调,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易遭受病虫害危害不能充分发挥。 (5)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强度蕉采和滥伐现象。 (6)一些地方林业基础薄弱,科技人员偏少。 2 简述林业生态区划方法。 答:根据区划的成果性质,区划方法可有区域分类、类型分类两种方法;根据区划的具体做法,将区 划方法分为数值分类与定性分类两类方法;基于 GIS 的区划方法。 3 简述减轻林带胁地的对策。 答:① 挖断根沟;② 农作物合理配置;③ 树种的选择及林带的合理配置;④ 保证水肥。 4 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 5 项原则。 答:(1)选择种源丰富、表现良好的乡土树种;(2)选择速生丰产,干形通直,树冠较窄,生长稳定, 寿命长,抗性强的树种;(3)选择经济价值高,产量的的木本粮、油树种和果树做伴生中;(4)避免 选择根蘖性强,串根,遮荫及胁地严重的树种;(5)避免选用和当地主要农作物有共同病虫害的中间 寄主树种。 5 简述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的特点。 答:①可被替代的概率大,竞争的程度高;②可以恢复原状的机会小;③抗干扰的能力弱,对于改变 界面状态的外力,只具有相对低的抵抗力;④界面变化速度快,空间移动能力强;⑤非线性的集中表 达区,非连续的集中显示区,突变的产生区,生物多样性的出现区。 六 论述题(15 分) 试述进行造林设计时包括的内容。 答:1. 外业调查 主要目的是了解掌握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等环境因子的分布变化规律。调查方法一般采用线 路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2. 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是适地适树的基础,是确定造林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3. 林种规划与小班划分 (1)林种规划设计:在进行林种安排时首先要明确本地区的林业主要发展方向及在环境治理、经 济发展中的任务,确定不同地段上的主要林种。 (2)小班区划:为了经营管理的方便,一般要对造林地划分出若干经营管理单位。 4. 造林技术措施设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