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三章原理性实验 ·45▣ c.当采集信号比较稀疏时,再细调O】值,直到谱线出现如图3-2-10所示效 果,此时说明设定的射频频率和拉莫尔频率重合,该频率即为拉莫尔频率。 五、实验结果 (1)应用自动方法测量到的拉莫尔频率为 (2)应于动方法测量到的拉莫尔频率为 六、讨论与思考 (1)如何描述核磁共振信号产的基本原理? (2)如何应用白动力法进行射频频率的测量? (3)讨论和比较两种中心频率测量方法之间的异同。 (4)理论上的旋转坐华标系在系统中是用何种硬件器件来实现的? 七、仿真设计 试用Matlab编写简单程序,分别绘出偏共振状态、近共振状态以及共振状 态下的FID信号。 第三节 旋转坐标系下的FID)信号 一、实验目的 (I)了解并掌握FID信号的特点。 (2)“了解实验室坐标系和旋转坐标系下的F1D信号的差别。 (3)掌握通过调整射频信号的幅度来改变射频脉冲角度。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 NMI20台式核磁共振教学成像仪;约10mm高的大豆油试管样品。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1.FTD信号特点 置于静磁场B。中的质子群系统体现出沿主磁场方向(Z)的宏观磁化矢量 M,垂直施加特定频率的90°射频场B1后,宏观磁化矢量M以B1为轴反转到 XY平面。射频场结束后,磁化矢量要恢复到原始Z方向,即弛豫过程。弛豫过 程包括三个分过程:纵向磁化矢量的指数递增、横向磁化矢量的指数递减、绕主 磁场的进动。体外放置的封闭线圈可检测到磁化矢量的变化,形成FD信号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