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很不严格的,你可以随时宣布自己是某党之党员。 在一系列初选以后,本党内谁最有胜算可能就比较明确了,然后就召开政党的全国代表 大会正式推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候选人的产生经过初选已经有了一道民意选择在内,通常 在夏天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只不过是一次传统的庆祝、宣传和娱乐活动。然后就开始了越来 越紧锣密鼓的竞选、辩论活动,候选人一行在全国各州到处演讲,开会,出现在公共场所, 表演亲民姿态,使出浑身解数讨好选民,直到选举之夜。 美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而社会多元的国家,民众中利益和观点差距甚大,各个时期都会有 整套无法弥灭分歧的议题,比如现在的减税方案、医疗改革、福利改革、堕胎问题、教育 改革、枪枝管理等等,在右翼的保守派和左翼的自由派之间,民众组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 人群分布。这样互相对立的两党竞选有一个好处是,每个党都想覆盖尽可能多的人,不敢轻 易放弃一些边缘人群,从而使多元的民意或多或少在主要政党里得到代表和表达,但是又没 有一个政党胆敢宣称自己是全民的代表。 自从罗斯福新政以后,民主、共和两党的倾向和他们得到的支持就比较稳定,民主党在 大城市和城区得到选民的支持较多,工会、蓝领工人、黑人、年轻人、天主教和犹太选民较 多支持民主党,另一方面,共和党就在农村、小镇得到选民的支持较多,商界、管理阶层、 老年选民较多支持共和党。这里头既存在利益上的差别,也表现了价值观和理念的分歧。选 举就是民众用选票表达利益、价值观和理念的诉求。 为了争取中间选民,到了大选年,两党的宣传和主张都会表现得温和中庸,但是竞选中 安排的辩论又迫使候选人表明互相之间的不同和分歧,以巩固自己一方的主力选民。这样就 使得一些社会边缘人群的利益能够显露出来,迫使政界精英就这些边缘利益表态。 此外,第三党或小党,或独立候选人的存在,在这场选举总统的民众集体舞蹈中也有不 可忽视的作用。这样的第三党候选人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诉求才能在两大党角逐的局面下拉到 选票,所以第三党的诉求往往注重于两大党忽视了的人群,这样的人群经常是处于保守派和 自由派分歧之间的两个极端,是两大党在趋同争取中间选票的时候,无暇顾及的人群,或者 是远离主流的声音较小的弱势人群。 由于大选举团的设置,迫使真正有可能当选总统的两大党的民意支持在地域上广泛分 布,你不能轻易地放弃某个州。但是,这也使得任何第三党,即使全国总计有一定的民意支 持,但是分布到各州,却无法在州一级获胜,从而在大选举团里根本反映不出来。尽管如此, 第三党经常能够成功地吸引到一部分边缘选票,从而影响两大党的胜负格局。虽然我自己当 不成总统,但是我能决定你们两人中间谁最终成为总统。最著名的例子是1924年大选,左 翼的进步党在工会的支持下,得到城市工人的广泛支持,进步党总统候选人拉佛莱特在全国 得到17%的选票,虽然不足以在大选举团里占据分量,却拉走了原来投票民主党的选民, 结果淘空了民主党在一些大城市的选票,民主党失败,便宜了共和党。1992年克林顿的上 台,除了其他众多因素以外,从选举角度看,第三党罗斯·佩罗的出现,得到了全国19% 的保守民众选票,拉走的是原来属于布什的共和党的票。他的插入是布什没有能够连任的重 要原因。 另外,由于第三党的参与抢走了相当一部分选票,使得两大党瓜分其余选票的时候,没 有一个人得到全国总计的绝对多数票数,这样的情况在美国历史上出现过15次,比如本世 纪威尔逊在1912年和1916年,杜鲁门在1948年,肯尼迪在1960年,尼克松在1968年, 克林顿的1992和1996年,全国民众票数总计都没有过半数,他们都是靠大选举团的过半数 当选为总统的。 第三党的时不时在政治舞台上的显现,实际上是对两大党的警告,不能忽略位于边缘区 域的选民的利益和诉求,促使有可能执政的大党的政策尽可能覆盖广大选民的诉求和利益, 保持执政上的连续性、广泛性、中庸温和,以回应社会的多元化现实。很不严格的,你可以随时宣布自己是某党之党员。 在一系列初选以后,本党内谁最有胜算可能就比较明确了,然后就召开政党的全国代表 大会正式推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候选人的产生经过初选已经有了一道民意选择在内,通常 在夏天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只不过是一次传统的庆祝、宣传和娱乐活动。然后就开始了越来 越紧锣密鼓的竞选、辩论活动,候选人一行在全国各州到处演讲,开会,出现在公共场所, 表演亲民姿态,使出浑身解数讨好选民,直到选举之夜。 美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而社会多元的国家,民众中利益和观点差距甚大,各个时期都会有 一整套无法弥灭分歧的议题,比如现在的减税方案、医疗改革、福利改革、堕胎问题、教育 改革、枪枝管理等等,在右翼的保守派和左翼的自由派之间,民众组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 人群分布。这样互相对立的两党竞选有一个好处是,每个党都想覆盖尽可能多的人,不敢轻 易放弃一些边缘人群,从而使多元的民意或多或少在主要政党里得到代表和表达,但是又没 有一个政党胆敢宣称自己是全民的代表。 自从罗斯福新政以后,民主、共和两党的倾向和他们得到的支持就比较稳定,民主党在 大城市和城区得到选民的支持较多,工会、蓝领工人、黑人、年轻人、天主教和犹太选民较 多支持民主党,另一方面,共和党就在农村、小镇得到选民的支持较多,商界、管理阶层、 老年选民较多支持共和党。这里头既存在利益上的差别,也表现了价值观和理念的分歧。选 举就是民众用选票表达利益、价值观和理念的诉求。 为了争取中间选民,到了大选年,两党的宣传和主张都会表现得温和中庸,但是竞选中 安排的辩论又迫使候选人表明互相之间的不同和分歧,以巩固自己一方的主力选民。这样就 使得一些社会边缘人群的利益能够显露出来,迫使政界精英就这些边缘利益表态。 此外,第三党或小党,或独立候选人的存在,在这场选举总统的民众集体舞蹈中也有不 可忽视的作用。这样的第三党候选人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诉求才能在两大党角逐的局面下拉到 选票,所以第三党的诉求往往注重于两大党忽视了的人群,这样的人群经常是处于保守派和 自由派分歧之间的两个极端,是两大党在趋同争取中间选票的时候,无暇顾及的人群,或者 是远离主流的声音较小的弱势人群。 由于大选举团的设置,迫使真正有可能当选总统的两大党的民意支持在地域上广泛分 布,你不能轻易地放弃某个州。但是,这也使得任何第三党,即使全国总计有一定的民意支 持,但是分布到各州,却无法在州一级获胜,从而在大选举团里根本反映不出来。尽管如此, 第三党经常能够成功地吸引到一部分边缘选票,从而影响两大党的胜负格局。虽然我自己当 不成总统,但是我能决定你们两人中间谁最终成为总统。最著名的例子是 1924 年大选,左 翼的进步党在工会的支持下,得到城市工人的广泛支持,进步党总统候选人拉佛莱特在全国 得到 17%的选票,虽然不足以在大选举团里占据分量,却拉走了原来投票民主党的选民, 结果淘空了民主党在一些大城市的选票,民主党失败,便宜了共和党。1992 年克林顿的上 台,除了其他众多因素以外,从选举角度看,第三党罗斯·佩罗的出现,得到了全国 19% 的保守民众选票,拉走的是原来属于布什的共和党的票。他的插入是布什没有能够连任的重 要原因。 另外,由于第三党的参与抢走了相当一部分选票,使得两大党瓜分其余选票的时候,没 有一个人得到全国总计的绝对多数票数,这样的情况在美国历史上出现过 15 次,比如本世 纪威尔逊在 1912 年和 1916 年,杜鲁门在 1948 年,肯尼迪在 1960 年,尼克松在 1968 年, 克林顿的 1992 和 1996 年,全国民众票数总计都没有过半数,他们都是靠大选举团的过半数 当选为总统的。 第三党的时不时在政治舞台上的显现,实际上是对两大党的警告,不能忽略位于边缘区 域的选民的利益和诉求,促使有可能执政的大党的政策尽可能覆盖广大选民的诉求和利益, 保持执政上的连续性、广泛性、中庸温和,以回应社会的多元化现实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