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期 何亚飞,等: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 以提高产品的质量,还可以更快地在生产循环中获 参考文献 得更大的利益 ]赵秋艳.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航天返回与遥感 Flow Internationa公司制造了超大型喷水切割 1999,20(1):41 机,用于长达30m的波音787全复合材料结构机翼2]吴良义航空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现状o]∥/第十三次全国环 蒙皮层合板的切割,床身为36×6.5(m)。该磨粒 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中国环氧树胎应用技术学会 喷水切割机可快速、高效切割厚的层合扳,且不产生 2009:117-132 B] LI Tao, CHEN Wei, CHENG Li,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Ex- 过热问题。欧洲和美国的各大飞机制造厂和航空复 pectation of Carbon Fiber Composites in Low Cost and More Use 合材料研发生产企业都已广泛地将超声切割设备应 D.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9(22): 68-71 用于生产的。 4]包建文.复合材料辐射固化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宇航 作为一种结构,必须涉及它的质量保证系统,即 材料工艺,20005:19-22 接收与拒收的验收标准,这是以零件所处的部位与5]王荣国,刘文博,张东兴,等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 无损检测结果为依据。根据复合材料结构机械连接 料工艺及力学性能的研究D.航空材料学报,2001(21):44 的特点,研发了钛合金紧固件制造技术,防止复合材6杨华英热固性复合材料纤维缠绕工艺的关键技术[]中国 料分层、损伤的制孔方法,先进的连接技术(自动钻 玻璃钢原材料市场暨玻璃钢最新技术工艺高层论坛论文集 铆技术、电磁铆接技术)和提高强度的干涉配合连 2009:5-8 接技术等。同时,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也得到了]王志辉,吕佳纤维铺放头机构的研究口,机械工程师,2007 飞速的发展,X射线法、超声检测法和声发射法已成 为最为核心的检测方法,其中超声检测技术,特别是]富宏亚韩振宇,路华纤维缠绕辅带铺丝成型设备的发展 状况.航空制造技术,2009(2):43-46 超声C扫描,因显示直观,检测速度快,已成为飞行⑨]戴洪福,杜善义复合材料RmM制造工艺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器零件等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普遍采用的检测技 D.宇航材料工艺,2002,32(6):14-18 术 0]乔东,胡红.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进展D].塑料工 业,2008,36(x1):11-17 5结语 [l] MA Qingsong, CHEN Zhaohui, ZHENG Wenwei,et al.Resin Transfer Molding: A Novel Shaping Process for Composite Materi-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日益发挥重要作 als [.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2000, 18(4): 92-97 用,成型工艺的研究一直是复合材料学界的热点课2孙宝磊,陈平,李伟,等,先进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科预浸料 题之一。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复合材料成型工 的制备及纤维缠绕成型技术D].纤维复合材料,2009,26 艺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为促进整个复合材料3]叶长青,杨青芳,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D,粘接, 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未来,随着社会 2009(5):66-70 工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复合材料结构件4]王永贵,梁宪珠,王巍先进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和工装技 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是:新型成型技术的应用,如 术发展趋势D.航空制造技术,2009(z1):13-18. RTM成型工艺:扩大整体成型技术,特别是大型整]黄龙男,王正平张德庆,等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智能化监控 及其智能生产系统D.复合材料学报,2002,19(2):1-12 体构件成型技术;发展快速、优良、稳定的固化技术; 16]刘善国,谢富原,赵渠森.625所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结构的 应用新型的切割工艺,如超声切割等;采用光导纤维 发展[]〃/航空复合材料预研二十年回顾展望研讨会论文 技术检测构件,计算机无损检测、在线监测等新型技 术,实现复合材料构件生产的自动化,降低复合材料D7]蔡闻峰,周惠群,于风丽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现 制造成本凹,促使复合材料制造技术走向智能化、 状及发展方向D.航空制造技术,2008(10):54-57 8]文立伟,严飙,肖军,等.复合材料超声切割系统及稳定性研 规模化。 究.航空制造技术,2010(17):49-52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国应看好前景,重视与国19]倪礼忠,陈麒。聚合物基复合材料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外先进的制造技术之间的差距,准确把握定位,着力 出版社,2007:199-295 进行自主创新,从体制、设备、工艺、人员等方面做出20] LI Zhijun.Nm- Destructive Testing of Advanced Composites 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复合材料的制造水平,促进我 DI. Aerospace Materials Technology, 2000, 30(5): 28-31 国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进而为我国航空航天等各21]杜善义先进复合材料与航空航天D].复合材料学报,200 24(1):1-12. 领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1-02-23) o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2 期 何亚飞,等: 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 13 以提高产品的质量,还可以更快地在生产循环中获 得更大的利益。 Flow International 公司制造了超大型喷水切割 机,用于长达 30 m 的波音 787 全复合材料结构机翼 蒙皮层合板的切割,床身为 36 × 6. 5( m) 。该磨粒 喷水切割机可快速、高效切割厚的层合扳,且不产生 过热问题。欧洲和美国的各大飞机制造厂和航空复 合材料研发生产企业都已广泛地将超声切割设备应 用于生产[18]。 作为一种结构,必须涉及它的质量保证系统,即 接收与拒收的验收标准,这是以零件所处的部位与 无损检测结果为依据。根据复合材料结构机械连接 的特点,研发了钛合金紧固件制造技术,防止复合材 料分层、损伤的制孔方法,先进的连接技术( 自动钻 铆技术、电磁铆接技术) 和提高强度的干涉配合连 接技术等。同时,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也得到了 飞速的发展,X 射线法、超声检测法和声发射法已成 为最为核心的检测方法,其中超声检测技术,特别是 超声 C 扫描,因显示直观,检测速度快,已成为飞行 器零件等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普遍采用的检测技 术[20]。 5 结 语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日益发挥重要作 用,成型工艺的研究一直是复合材料学界的热点课 题之一。从 20 世纪 40 年代至今,复合材料成型工 艺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为促进整个复合材料 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未来,随着社会 工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复合材料结构件 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是: 新型成型技术的应用,如 RTM 成型工艺; 扩大整体成型技术,特别是大型整 体构件成型技术; 发展快速、优良、稳定的固化技术; 应用新型的切割工艺,如超声切割等; 采用光导纤维 技术检测构件,计算机无损检测、在线监测等新型技 术,实现复合材料构件生产的自动化,降低复合材料 制造成本[21],促使复合材料制造技术走向智能化、 规模化。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国应看好前景,重视与国 外先进的制造技术之间的差距,准确把握定位,着力 进行自主创新,从体制、设备、工艺、人员等方面做出 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复合材料的制造水平,促进我 国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进而为我国航空航天等各 领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赵秋艳.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J]. 航天返回与遥感, 1999,20( 1) : 41 - 46. [2] 吴良义. 航空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现状[C]/ / 第十三次全国环 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 中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会, 2009: 117 - 132. [3] LI Tao,CHEN Wei,CHENG Li,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Ex￾pectation of Carbon Fiber Composites in Low Cost and More Use [J].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9( 22) : 68 - 71. [4] 包建文. 复合材料辐射固化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J]. 宇航 材料工艺,2000( 5) : 19 - 22. [5] 王荣国,刘文博,张东兴,等. 连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 料工艺及力学性能的研究[J]. 航空材料学报,2001( 21) : 44 - 47. [6] 杨华英. 热固性复合材料纤维缠绕工艺的关键技术[C]/ /中国 玻璃钢原材料市场暨玻璃钢最新技术工艺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9: 5 - 8. [7] 王志辉,吕佳. 纤维铺放头机构的研究[J]. 机械工程师,2007 ( 12) : 93 - 94. [8] 富宏亚,韩振宇,路华. 纤维缠绕/辅带/铺丝成型设备的发展 状况[J]. 航空制造技术,2009( 22) : 43 - 46. [9] 戴洪福,杜善义. 复合材料 RTM 制造工艺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J]. 宇航材料工艺,2002,32( 6) : 14 - 18. [10] 乔东,胡红. 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进展[J]. 塑料工 业,2008,36( z1) : 11 - 17. [11] MA Qingsong,CHEN Zhaohui,ZHENG Wenwei,et al. Resin Transfer Molding: A Novel Shaping Process for Composite Materi￾als[J]. Materials Science&Engineering,2000,18( 4) : 92 - 97. [12] 孙宝磊,陈平,李伟,等. 先进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预浸料 的制备及纤维缠绕 成 型 技 术[J]. 纤 维 复 合 材 料,2009,26 ( 1) : 43 - 48. [13] 叶长青,杨青芳. 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J]. 粘接, 2009( 5) : 66 - 70. [14] 王永贵,梁宪珠,王巍. 先进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和工装技 术发展趋势[J]. 航空制造技术,2009( z1) : 13 - 18. [15] 黄龙男,王正平,张德庆,等. 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智能化监控 及其智能生产系统[J]. 复合材料学报,2002,19( 2) : 1 - 12. [16] 刘善国,谢富原,赵渠森. 625 所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结构的 发展[C]/ /航空复合材料预研二十年回顾展望研讨会论文 集,2001: 52 - 59. [17] 蔡闻峰,周惠群,于凤丽. 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现 状及发展方向[J]. 航空制造技术,2008( 10) : 54 - 57. [18] 文立伟,严飙,肖军,等. 复合材料超声切割系统及稳定性研 究[J]. 航空制造技术,2010( 17) : 49 - 52. [19] 倪礼忠,陈麒.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 出版社,2007: 199 - 295. [20] LI Zhijun. Non - Destructive Testing of Advanced Composites [J]. Aerospace Materials & Technology,2000,30( 5) : 28 - 31. [21] 杜善义. 先进复合材料与航空航天[J]. 复合材料学报,2007, 24( 1) : 1 - 12. ( 收稿日期: 2011 - 02 - 23)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