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作物样品的采集 (1)采样要有代表性 进行作物化学诊断,只能选取一定数量来测定,用以反映一块田或一片田的作物生长情 况。因此选取测定的作物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样品。采样时应先在田头观察作 物的生长情况,如长势长相比较均匀一致,一般随机多点采取10~20株样品:如不一致的 取样的数量就应增多 (2)采样要取敏感部位 取整株作物进行分析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作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内,含有的营养成分和 数量有很大差异:即使是同一种器官,在不同的生育期中,其养分含量也会不同。经过大 实践证明,宜选取作物的敏感部位进行测定 什么叫敏感部位呢?植株中最能灵敏反映被诊元素丰缺程度的部位,称为敏感部位。例 如,我们对氮、磷、钾等可移动元素的测定,一般认为用幼叶是测不出差别来的,因为土壤 中这些元素虽然缺乏,但作物本身首先保证幼叶的需要,把这些元素从老叶移动到幼叶中来。 而老叶则不同,当这些元素供应不充足时,其中的含量就会迅速下降。因此,我们选择敏感 部位进行测定,不同作物的敏感部位如下: 水稻:诊断氮素营养水平(淀粉一碘试法)用心叶往下数第二片叶的叶鞘:诊断磷,钾营养 水平用整株的叶鞘 小麦:诊断氮、磷、钾水平都用心叶往下数第三至四片叶中脉下半段。 玉米:幼苗用整株的叶鞘下半段:抽雄后用果穗对应的叶片中脉下半段, 叶柄明显的作物(如番茄、木薯、马铃薯、油菜、番薯、桑树等),诊断氮、磷、钾营养水 平都用中部叶片的叶柄。如作物有10片叶时,取心叶往下数第5~6片叶的叶柄:如作物有 6片叶,则取心叶往下数第3~4片叶的叶柄。如此类推。 (3)采样时间 作物体内的养分含量在一天之内变化很大。以硝态氮为例,清晨作物体内游离的硝态氮 较多,这是因为硝态氮还原同化过程中,需要阳光和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因此一般认为硝 态氮测定的灵敏时间在清晨。其它养分的变化虽不及硝态氮,但一般也以上午采样较适宜。 当然,互相比较的样品必须在同一时间内采集,否则就失去比较的意义, (4)采样时期 采样诊断也要注意到不同的生育期。因为作物体内养分的含量会随生育期而变化。一般 生育初期体内养分会高于生育中、后期,这样,不同生育期的养分分级标准就有异,不应拿 早期分级标准套到中后期去应用,所以采样时应注明生育期,以供研究参考。 2.作物样品的处理与作物养分待测液的制备 (1)作物样品的处理方法 进行作物诊断的样品,一般要求在田间测定。如不在田间测定,则要尽快带回室内,带 回室内用的样品要注意防止水分蒸发所造成的误差。小株作物如水稻,可将其根放在盛少量 水的塑料袋中并扎紧袋口:株型大的作物可采取特定的敏感部位样品用湿布包好。采回的样 品应立即测定,一般在采样后2小时内完成,否则作物死亡过程中,有部分有机物会分解而 造成误差。特别是测定无机磷,一定要用新鲜样品,因为有机磷在植物死亡过程中会迅速矿 质化 (2)作物养分待测液的制备 样品经上述处理后,用干净剪刀将数株作物样品特定部位剪下剪成小段,在硏钵中磨烂,1. 作物样品的采集 (1)采样要有代表性 进行作物化学诊断,只能选取一定数量来测定,用以反映一块田或一片田的作物生长情 况。因此选取测定的作物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样品。采样时应先在田头观察作 物的生长情况,如长势长相比较均匀一致,一般随机多点采取 10~20 株样品;如不一致的, 取样的数量就应增多。 (2)采样要取敏感部位 取整株作物进行分析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作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内,含有的营养成分和 数量有很大差异;即使是同一种器官,在不同的生育期中,其养分含量也会不同。经过大量 实践证明,宜选取作物的敏感部位进行测定。 什么叫敏感部位呢?植株中最能灵敏反映被诊元素丰缺程度的部位,称为敏感部位。例 如,我们对氮、磷、钾等可移动元素的测定,一般认为用幼叶是测不出差别来的,因为土壤 中这些元素虽然缺乏,但作物本身首先保证幼叶的需要,把这些元素从老叶移动到幼叶中来。 而老叶则不同,当这些元素供应不充足时,其中的含量就会迅速下降。因此,我们选择敏感 部位进行测定,不同作物的敏感部位如下: 水稻:诊断氮素营养水平(淀粉-碘试法)用心叶往下数第二片叶的叶鞘;诊断磷,钾营养 水平用整株的叶鞘。 小麦:诊断氮、磷、钾水平都用心叶往下数第三至四片叶中脉下半段。 玉米:幼苗用整株的叶鞘下半段;抽雄后用果穗对应的叶片中脉下半段。 叶柄明显的作物(如番茄、木薯、马铃薯、油菜、番薯、桑树等),诊断氮、磷、钾营养水 平都用中部叶片的叶柄。如作物有 10 片叶时,取心叶往下数第 5~6 片叶的叶柄;如作物有 6 片叶,则取心叶往下数第 3~4 片叶的叶柄。如此类推。 (3)采样时间 作物体内的养分含量在一天之内变化很大。以硝态氮为例,清晨作物体内游离的硝态氮 较多,这是因为硝态氮还原同化过程中,需要阳光和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因此一般认为硝 态氮测定的灵敏时间在清晨。其它养分的变化虽不及硝态氮,但一般也以上午采样较适宜。 当然,互相比较的样品必须在同一时间内采集,否则就失去比较的意义。 (4)采样时期 采样诊断也要注意到不同的生育期。因为作物体内养分的含量会随生育期而变化。一般 生育初期体内养分会高于生育中、后期,这样,不同生育期的养分分级标准就有异,不应拿 早期分级标准套到中后期去应用,所以采样时应注明生育期,以供研究参考。 2. 作物样品的处理与作物养分待测液的制备 (1)作物样品的处理方法 进行作物诊断的样品,一般要求在田间测定。如不在田间测定,则要尽快带回室内,带 回室内用的样品要注意防止水分蒸发所造成的误差。小株作物如水稻,可将其根放在盛少量 水的塑料袋中并扎紧袋口;株型大的作物可采取特定的敏感部位样品用湿布包好。采回的样 品应立即测定,一般在采样后 2 小时内完成,否则作物死亡过程中,有部分有机物会分解而 造成误差。特别是测定无机磷,一定要用新鲜样品,因为有机磷在植物死亡过程中会迅速矿 质化。 (2)作物养分待测液的制备 样品经上述处理后,用干净剪刀将数株作物样品特定部位剪下剪成小段,在研钵中磨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