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848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5卷 毛细上升实验结果表明,矿堆的吸力对矿石间 高,mm. 的水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在吸力的驱动下,浸出 式(11)表明液体在玻璃毛细管中产生的毛细 液可以克服液体重力和其他阻力上升,直到在一定 管压力与表面张力、润湿性及毛细管半径有关,它 高度达到平衡.实测数据和数值拟合说明吸力作用 等于液体上升的高度、两种液体的密度差和重力加 下,毛细上升高度随时间呈指数函数规律上升 速度的乘积.拉普拉斯公式1]显示毛细管力与界面 毛细上升的高度变化规律表现为初期较快,后 张力成正比,与曲率半径成反比, 期基本保持稳定.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对毛细上升 Pe=2212 (12) 过程的示意图进行简化,简化模型如图10所示.由 图10可以看出,在矿石柱的底部的液面上升基准 式中,12为界面张力,*为曲率半径 面处,矿石与液相完全接触,因此界面处的含水率 非饱和矿堆由固、液、气三相共同组成,因此 0=100%.经过一段时间dt,上升高度为dh,直到润 这三相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的接触形式,影响公式 湿界面到达最大高度h时,润湿界面的含水率=0. 中的表面张力、润湿性及毛细管半径,从而影响矿 因为在上升初期,dh较小,润湿界面和底部的液面 堆非饱和渗流的运动规律.刊石颗粒作为多孔介质, 的含水率日的差值为100%,毛细上升的驱动力较 其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孔隙度、比表面、迂曲度和可 大,所以上升速度较快.随着五的不断增加,相同 压缩性.生产实践中主要是通过改变粒级组成改变 的h所具有的含水率之差逐渐减小,毛细驱动力 矿石颗粒整体的孔隙率及比表面积:通过制粒改变 随之减小,直到不足以抵消重力和摩擦力等阻力, 矿石颗粒的形状和表面粗糙度:采用不同的筑堆方 因此毛细上升的速度变慢并趋于零 式来改变矿堆的骨架结构,进而改变多孔介质的迂 曲率.浸出液的特性包括的密度、黏性和可压缩性, 它们都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因此温度场和压力场 是影响液相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可以通过 改变浸出液的组成来改变液相的性质,如调整初始 酸度和微生物浓度,或者添加一些化学药剂.气相 特性的影响反应在对非饱和矿堆的饱和度的影响. 润湿界面0=0 饱和度指的是浸出液的体积与矿堆介质中孔隙体积 的百分比,它不仅影响了渗流过程的界面作用,还 直接影响浸出反应.实际上,由于孔隙分布的不均 匀性和浸出液运动的随机性,浸出过程中饱和度是 dh 很难控制的.实验表明,工程中喷淋强度会对矿堆 的饱和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液面上升基准面8=100% 由此可见,矿石颗粒的大小、矿堆的组成、浸 出液的成分、温度以及矿堆的饱和度、喷淋强度都 图10毛细上升过程简化模型 是影响矿堆非饱和渗流的重要因素.可以以此为控 Fig.10 Simplified model of the capillary rise process 制条件,通过实验研究来进一步揭示矿堆非饱和渗 流的规律 3矿堆非饱和渗流界面作用的影响因素和 条件 4结论 (1)矿堆非饱和渗流过程中三相相互接触,通 Amyx等1960年提出了最早的毛细管模型.在 过界面作用对浸出液的运动规律产生影响.由于矿 平衡条件下,由界面张力引起的作用在毛细管中使 石表面凹凸不平的特殊性,简单的固-液接触角并 液体向上的力等于液体自重而引起的向下的力1), 不能够直接描述固液的润湿现象,因此引出了界面 故 20 cos 接触角的概念.界面接触角的大小与介质本身的 Pe= =h·△pg (11) 性质有关,同时也与接触界面的形状(曲率半径) 式中:r为毛细管半径,m:△p为界面两边各相 有关 的密度差,gcm-3:g为重力加速度,ms-2:o为 (②)矿堆内部的吸力包括基质吸力和渗透吸力 界面张力,mNm-1;0为接触角,():h为液柱净 两种.其中界面作用是基质吸力产生的根本原因,· 848 ·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5 卷 毛细上升实验结果表明,矿堆的吸力对矿石间 的水产生了明显的作用. 在吸力的驱动下,浸出 液可以克服液体重力和其他阻力上升,直到在一定 高度达到平衡. 实测数据和数值拟合说明吸力作用 下,毛细上升高度随时间呈指数函数规律上升. 毛细上升的高度变化规律表现为初期较快,后 期基本保持稳定.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对毛细上升 过程的示意图进行简化,简化模型如图 10 所示. 由 图 10 可以看出,在矿石柱的底部的液面上升基准 面处,矿石与液相完全接触,因此界面处的含水率 θ=100%. 经过一段时间 dt,上升高度为 dh,直到润 湿界面到达最大高度 h 时,润湿界面的含水率 θ=0. 因为在上升初期,dh 较小,润湿界面和底部的液面 的含水率 θ 的差值为 100%,毛细上升的驱动力较 大,所以上升速度较快. 随着 h 的不断增加,相同 的 dh 所具有的含水率之差逐渐减小,毛细驱动力 随之减小,直到不足以抵消重力和摩擦力等阻力, 因此毛细上升的速度变慢并趋于零. 图 10 毛细上升过程简化模型 Fig.10 Simplified model of the capillary rise process 3 矿堆非饱和渗流界面作用的影响因素和 条件 Amyx 等 1960 年提出了最早的毛细管模型. 在 平衡条件下,由界面张力引起的作用在毛细管中使 液体向上的力等于液体自重而引起的向下的力[16], 故 pc = 2σ cos θ r = h · ∆ρ · g. (11) 式中:r 为毛细管半径,µm;∆ρ 为界面两边各相 的密度差,g·cm−3;g 为重力加速度,m·s −2;σ 为 界面张力,mN·m−1;θ 为接触角,( ◦ );h 为液柱净 高,mm. 式 (11) 表明液体在玻璃毛细管中产生的毛细 管压力与表面张力、润湿性及毛细管半径有关,它 等于液体上升的高度、两种液体的密度差和重力加 速度的乘积. 拉普拉斯公式[17] 显示毛细管力与界面 张力成正比,与曲率半径成反比, pc = 2 γ12 r ∗ . (12) 式中,γ12 为界面张力,r ∗ 为曲率半径. 非饱和矿堆由固、液、气三相共同组成,因此 这三相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的接触形式,影响公式 中的表面张力、润湿性及毛细管半径,从而影响矿 堆非饱和渗流的运动规律. 矿石颗粒作为多孔介质, 其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孔隙度、比表面、迂曲度和可 压缩性. 生产实践中主要是通过改变粒级组成改变 矿石颗粒整体的孔隙率及比表面积;通过制粒改变 矿石颗粒的形状和表面粗糙度;采用不同的筑堆方 式来改变矿堆的骨架结构,进而改变多孔介质的迂 曲率. 浸出液的特性包括的密度、黏性和可压缩性, 它们都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因此温度场和压力场 是影响液相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可以通过 改变浸出液的组成来改变液相的性质,如调整初始 酸度和微生物浓度,或者添加一些化学药剂. 气相 特性的影响反应在对非饱和矿堆的饱和度的影响. 饱和度指的是浸出液的体积与矿堆介质中孔隙体积 的百分比,它不仅影响了渗流过程的界面作用,还 直接影响浸出反应. 实际上,由于孔隙分布的不均 匀性和浸出液运动的随机性,浸出过程中饱和度是 很难控制的. 实验表明,工程中喷淋强度会对矿堆 的饱和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此可见,矿石颗粒的大小、矿堆的组成、浸 出液的成分、温度以及矿堆的饱和度、喷淋强度都 是影响矿堆非饱和渗流的重要因素. 可以以此为控 制条件,通过实验研究来进一步揭示矿堆非饱和渗 流的规律. 4 结论 (1) 矿堆非饱和渗流过程中三相相互接触,通 过界面作用对浸出液的运动规律产生影响. 由于矿 石表面凹凸不平的特殊性,简单的固 - 液接触角并 不能够直接描述固液的润湿现象,因此引出了界面 接触角的概念. 界面接触角的大小与介质本身的 性质有关,同时也与接触界面的形状 (曲率半径) 有关. (2) 矿堆内部的吸力包括基质吸力和渗透吸力 两种. 其中界面作用是基质吸力产生的根本原因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