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令目标及要求: 1)堂对误、相对误的概今与计算,★ 2)掌握随机误差的特性,掌握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方法,掌握有限次测量的均值、 标准差估计值以及均值的标准差估计值的计算:★△ 3)了解粗大误差的特点,常见的掌握粗大误差处理方法:莱特检验法,格拉布斯 检验法,中位数检验法:堂探格拉布斯检验法的编程实现:★A 4)了解系统误差的特点,掌握制弱系统误差的常见方法:零示法,交换法,替换 法等 5)掌握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的传递公式:★A 6)掌握标准不确定和扩展不确定度的表示,掌握A类、B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方法:掌握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 7)掌握采用“四舍六入五凑偶”原则进行测量数据有效数字的处理。 令作业内容 绝对误差 目对误差的计算:有限次等精度测量数据的均值、标淮差估计值以及均 值的标准差估计值的计算:有限次等精度测量数据的处理:应用绝对误差与相对误 差传递公式的误差合成计算: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处理。 令讨论内容: 采用格拉布斯检验法讲行粗大误苏别除的流程图 自学拓展: 总结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的概念与计算,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系统误差的特性与处理 方法,误差的传递,不确定度的表示和评定。 ◇能力, 能够将误差和不确定度理论用于解决测量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复杂工程问题, 3.信号发生器(7学时)(支撑敦学目标1、2) 3.1信号发生器概述 3.2模拟信号发生器 3.3合成信号发生器 3.4射频合成信号发生器 ◆目标及要求: 1)掌握正弦信号发生的性能指标: 2)掌握波段式与差频式低频信号发生的组成:掌握频率覆盖系数的计算:掌握波 段的划分:掌握高频信号发生器的组成:★△ 3)掌握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原理:掌握基本锁相环、倍频锁相环、分频锁相 环以及混频锁相环的组成:掌握多环合成的频率计算。★△ ◆作业内容: 须率覆盖系数的计算:高频信号发生器波段的划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频率分析: 多环合成的频率计算 令讨论内容: 直接模拟频率合成、直接数字频率合成以及间接锁相式频率合成的比较。 令自学拓展:  目标及要求: 1)掌握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的概念与计算; 2)掌握随机误差的特性,掌握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方法,掌握有限次测量的均值、 标准差估计值以及均值的标准差估计值的计算; 3)了解粗大误差的特点,常见的掌握粗大误差处理方法:莱特检验法,格拉布斯 检验法,中位数检验法;掌握格拉布斯检验法的编程实现; 4) 了解系统误差的特点,掌握削弱系统误差的常见方法:零示法,交换法,替换 法等; 5) 掌握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的传递公式; 6) 掌握标准不确定和扩展不确定度的表示,掌握 A 类、B 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方法;掌握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 7) 掌握采用“四舍六入五凑偶”原则进行测量数据有效数字的处理。  作业内容: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的计算;有限次等精度测量数据的均值、标准差估计值以及均 值的标准差估计值的计算;有限次等精度测量数据的处理;应用绝对误差与相对误 差传递公式的误差合成计算;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处理。  讨论内容: 采用格拉布斯检验法进行粗大误差剔除的流程图。  自学拓展: 总结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区别与联系。  知识点: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的概念与计算,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系统误差的特性与处理 方法,误差的传递,不确定度的表示和评定。  能力: 能够将误差和不确定度理论用于解决测量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复杂工程问题。 3. 信号发生器(7 学时)(支撑教学目标 1、2) 3.1 信号发生器概述 3.2 模拟信号发生器 3.3 合成信号发生器 3.4 射频合成信号发生器  目标及要求: 1)掌握正弦信号发生的性能指标; 2)掌握波段式与差频式低频信号发生的组成;掌握频率覆盖系数的计算;掌握波 段的划分;掌握高频信号发生器的组成; 3)掌握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原理;掌握基本锁相环、倍频锁相环、分频锁相 环以及混频锁相环的组成;掌握多环合成的频率计算。  作业内容: 频率覆盖系数的计算;高频信号发生器波段的划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频率分析; 多环合成的频率计算。  讨论内容: 直接模拟频率合成、直接数字频率合成以及间接锁相式频率合成的比较。  自学拓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