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GD0U-B-11-213 《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40070学分2总学时36理论24实验/上机12 英文课程名 ource Entomolog 开课院(系) 农学院 开课系 生物技术系修订时间2006年10月10日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资源昆虫学是研究如何开发、利用昆虫资源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主要内容涉及食用昆虫、药 用昆虫、观赏娱乐昆虫、工业原料昆虫、饲料昆虫。重点讲授各类资源昆虫的经济价值、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保护技术、产品开发技术,以便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资源昆虫,获得最佳 的经济效益。 课程大纲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资源昆虫学是研究如何开发、利用昆虫资源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任选课 主要讲授食用、药用、观赏娱乐、工业原料及饲料资源昆虫的经济意义、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养 殖及应用技术,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重点介绍关键特征和与繁育、保护、产品开发密切相关 的生物学特性。 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源昆虫的概念、资源昆虫的种类及用途:了解国内 外各类资源昆虫的开发、利用概况,全面了解我国资源昆虫的开发、应用技术:掌握食用、药用、观 赏娱乐、工业原料及饲料资源昆虫等的生命活动规律、保护、经济意义及应用:掌握主要资源昆虫的 生物学特性、经济意义、养殖及应用方法、技术:拓宽专业知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学生 保护开发、 利用昆虫资源以及资源保护意识 、面向专业:植物保护 四、先修课程:昆虫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昆虫生理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养殖及应用技术,因此须有昆虫学的基础知识,掌握 昆虫的 般形态、分类、生态以及生理 的相关知识 应该具有扎实的昆虫基本知识。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 绪论(2学时) 资源昆虫利用概况(C):资源昆虫、昆虫资源与资源昆虫的含义,用途及学习本课 的目的意义(A):资题昆虫的类别及利用简况(食用饲用、药用、传粉、观赏、工业用、 敌昆虫等)(C):资源昆虫的种类及用途(C):本课程的内容及任务(A) 一资 食用昆虫(4学时) 第一节 人类的食虫历史,食用昆虫学的形成和发展(C):适于开发的昆虫种类(C):昆虫的食用方法、 加工和利用(B):食用昆虫的营养素及其评价(B):食用昆虫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与方法(A)。 第一节常月食用昆(C) 家白蚁C formosan Shiraki(C):中华稻螅Oxya chinens((Thunb)(C):亚飞 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Meyen))(C):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C):大蟋 蟀Brachytrupes porlentosus Lichtenstein(C):油葫芦Gryllus testaco Walkes(C):蝈蝈 Gampsaocleis gratiosa Br.Wat.(C):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Fabricius):家蚕 Bombyx mori L.(A):柞蚕Antheraea perny i Guerin-Meneville(C);大袋 《 资源昆虫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340070 学分 2 总学时 36 理论 24 实验/上机 12 英文课程名 Resource Entomology 开课院(系) 农学院 开课系 生物技术系 修订时间 2006 年 10 月 10 日 课 程 简 介 课程简介: 资源昆虫学是研究如何开发、利用昆虫资源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主要内容涉及食用昆虫、药 用昆虫、观赏娱乐昆虫、工业原料昆虫、饲料昆虫。重点讲授各类资源昆虫的经济价值、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保护技术、产品开发技术,以便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资源昆虫,获得最佳 的经济效益。 课 程 大 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资源昆虫学是研究如何开发、利用昆虫资源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任选课, 主要讲授食用、药用、观赏娱乐、工业原料及饲料资源昆虫的经济意义、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养 殖及应用技术,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重点介绍关键特征和与繁育、保护、产品开发密切相关 的生物学特性。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源昆虫的概念、资源昆虫的种类及用途;了解国内 外各类资源昆虫的开发、利用概况,全面了解我国资源昆虫的开发、应用技术;掌握食用、药用、观 赏娱乐、工业原料及饲料资源昆虫等的生命活动规律、保护、经济意义及应用;掌握主要资源昆虫的 生物学特性、经济意义、养殖及应用方法、技术;拓宽专业知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学生 保护开发、利用昆虫资源以及资源保护意识。 三、面向专业:植物保护 四、先修课程: 昆虫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昆虫生理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养殖及应用技术,因此须有昆虫学的基础知识,掌握 昆虫的一般形态、分类、生态以及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应该具有扎实的昆虫基本知识。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绪 论(2 学时) 资源昆虫利用概况(C);资源昆虫、昆虫资源与资源昆虫的含义,用途及学习本课 的目的意义(A);资源昆虫的类别及利用简况(食用饲用、药用、传粉、观赏、工业用、 天敌昆虫等)(C);资源昆虫的种类及用途(C);本课程的内容及任务(A)。 第一章 食用昆虫(4 学时) 第一节 概 述 人类的食虫历史,食用昆虫学的形成和发展(C);适于开发的昆虫种类(C);昆虫的食用方法、 加工和利用(B);食用昆虫的营养素及其评价(B);食用昆虫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与方法(A)。 第二节 常见食用昆虫(C) 家白蚁 Coptotermes formosan Shiraki(C);中华稻蝗 Oxya chinens (Thunb)(C);亚飞 蝗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 (Meyen)(C);亚洲飞蝗 Locusta migrator L.(C);大蟋 蟀 Brachytrupes porlentosus Lichtenstein(C);油葫芦 Gryllus testaco Walkes(C);蝈蝈 Gampsaocleis gratiosa Br. Wat.(C);黑蚱蝉 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家蚕 Bombyx mori L. ( A ); 柞 蚕 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 ( C ); 大袋蛾 GDOU-B-11-213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