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此时每分子葡萄糖在无氧下代谢形成2分子乳酸,反应为:CH12O6+ 2ADP+ 2Pi---2C3H6O3+ 2ATP+ 2H20 (乳酸) (2)生成乙醇: 酵母在无氧条件下将丙酮酸变为乙醇和CO 丙酮酸脱羧酶 丙酮酸 乙醛 乙醇脱氢酶 乙醛+NADH+H+ 乙醇+NAD+ (3)丙酮酸还可经乙酰CoA进入TCA,经糖的异生转化为Ala 小结:糖酵解反应涉及的10个酶 ATP变化备注 1)己糖激酶(肝内为葡萄糖异构酶)一1 调控酶 (2)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3)磷酸果糖激酶 调控酶 (4)醛缩酶 (5)磷酸丙糖异构酶 (6)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需NAD+ (7)磷酸甘油酸激酶 (8)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9)烯醇化酶 (10)丙酮酸激酶 调控酶 §5.3柠檬酸循环: 下册P9223章 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继续进行有氧分解最后形成CO2和水 并产生ATP,经历途径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柠檬酸循环又称三羧酸循环(T℃CA),又称 Krebs循环,在细胞线粒体中进 行。TCA是糖、脂类和氨基酸代谢的最后共同途径,其中间体可作为许多生物 合成的前体。 丙酮酸通过TCA进行脱羧和脱氢反应,羧基形成CO2,氢原子则随载体 (NAD+、FAD)进入电子传递链,经过氧化磷酸化作用形成水分子,并将释放 的能量用于合成AP (一)准备阶段:丙酮酸形成乙酰CoA 丙酮酸+ COASH+NAD+ 乙酰CoA+CO2+NADH+H 酶为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进行氧化还原和脱羧反应。该酶系实际为三种 酶: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催化4步反 应,有5个辅助因子:CoA,NAD+,TPP,硫辛酰胺和FAD。 (二)柠檬酸循环概貌:见P97图23-2 (三)柠檬酸循环的8个步骤:见P9P106 (1)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形成柠檬酸。 柠檬酸合成酶 草酰乙酸+乙酰CoA+H2O 柠檬酸+ HSCOA+H+此时每分子葡萄糖在无氧下代谢形成 2 分子乳酸,反应为:C6H12O6 + 2ADP + 2Pi→2C3H6O3 + 2ATP + 2H2O。 (乳酸) (2) 生成乙醇: 酵母在无氧条件下将丙酮酸变为乙醇和 CO2。 丙酮酸脱羧酶 丙酮酸 乙醛 乙醇脱氢酶 乙醛 + NADH + H+ 乙醇 + NAD+ (3) 丙酮酸还可经乙酰 CoA 进入 TCA,经糖的异生转化为 Ala。 小结:糖酵解反应涉及的 10 个酶 ATP 变化 备注 (1)己糖激酶(肝内为葡萄糖异构酶) ―1 调控酶 (2)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3)磷酸果糖激酶 ―1 调控酶 (4) 醛缩酶 (5) 磷酸丙糖异构酶 (6)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需 NAD+ (7) 磷酸甘油酸激酶 +2 (8)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9) 烯醇化酶 (10)丙酮酸激酶 +2 调控酶 §5.3 柠檬酸循环: 下册 P92 23 章 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继续进行有氧分解最后形成 CO2 和水, 并产生 ATP,经历途径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柠檬酸循环又称三羧酸循环(TCA),又称 Krebs 循环,在细胞线粒体中进 行。TCA 是糖、脂类和氨基酸代谢的最后共同途径,其中间体可作为许多生物 合成的前体。 丙酮酸通过 TCA 进行脱羧和脱氢反应,羧基形成 CO2,氢原子则随载体 (NAD+、FAD)进入电子传递链,经过氧化磷酸化作用形成水分子,并将释放 的能量用于合成 ATP。 (一)准备阶段:丙酮酸形成乙酰 CoA 酶 丙酮酸 + CoASH + NAD+ 乙酰 CoA + CO2 + NADH + H+ 酶为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进行氧化还原和脱羧反应。该酶系实际为三种 酶: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催化 4 步反 应,有 5 个辅助因子:CoA,NAD+,TPP,硫辛酰胺和 FAD。 (二)柠檬酸循环概貌: 见 P97 图 23-2 (三)柠檬酸循环的 8 个步骤:见 P99~P106 (1) 草酰乙酸与乙酰 CoA 缩合形成柠檬酸。 柠檬酸合成酶 草酰乙酸 + 乙酰 CoA + H2O 柠檬酸 + HSCoA + H+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