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它并不是以太。正因为如此,所以真空是一个物质的媒介。我在1974年同维克(Wck)就讨 论了,当时觉得比较新奇。现在理论上大家已经一致公认这一点了,当然这还有待于实验的 进一步证明。这是量子色动力学里的真空,它里面是一个抗电磁场的凝聚态。可就在超导液 里,你如增加温度、增加能量或加压可以改变其性质,而若能改变其性质,那就可以知道失 去的对称是否到真空里去了,到底夸克看不见是不是因为真空之故。这就是当代的问题 讲到激发真空问题。真空激发第一步要激发QC运动,真空是可以受激发的。美国布鲁克 海文在1996年底将建成的 Relativity Heavy lon Collider((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它能使每个 核子具有1000亿电子伏,如果一个原子核内有几百个核子,每个核子有1000亿电子伏,总 能量就是几百×1000亿电子伏。我们让两个这样的原子核对撞。刚才讲的SSC,它是质子对 质子,也可以激发里面的真空,也可以把RHC加在里面,并不困难(RHC在1996年可建 成) RHC的思想是把金和金的原于核加速到1000亿电子伏,让它对撞。在这个能量下,在 对撞以前仍是物理真空,在这个能量下基本是透明的,可以穿过去,在碰撞中,达到真空激 发,它与物理真空不一样。例如,刚才讲,在物理真空里,色电场不能在里面。这与普通超 导一样,将温度增加,超导变为普通导体,磁场可以进去,同样,真空激发了,电场可以进 去了。在这里,所有的夸克、反夸克、胶子都可以在里面自由行动。但有自由行动,你如何 看得见?都可以自由行动,其行动度就远远超过这个。所以它的熵大了许多,因为熵大了许 多,过了一会儿就要衰变,但熵不能减少,从熵密度高到熵密度低,整个熵要增加,其体积 也一定随之增加。体积可以测量出。一下子就可测量出有没有相变。这个实验将于1997年 在美国长岛布鲁克海文实验室里进行。 世界上有这么多问题,对称性破缺、夸克的不可见性、宇宙的开始怎么会产生暗物质、类 星体。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那么中国的科学家怎么来参加?怎么来发展这些工作?怎么来恢 复在科学中的领导地位呢?1992年全世界粒子物理学领域中公认最重要的工作是北京正负 电子对撞机对τ粒子的检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1988年建成的。为什么这一工作那么 重要,是因为以前,的质量是1776.9(+2.7,-3.6)Mev,现在据测定是1776.9(+0.4 0.5)Mev。虽然相差很少,但意义完全不一样。因为根据这个质量,我们就可以推测τ 介子与μ介子的两个作用不一样,这就推翻了以前认为τ与μ之间的普适理论。这是中国科 学家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工作,可以说中国科学家已在高能物理方面获得了很重要的科 学金牌。 再回到刚才讲的几个问题。请看19世纪末物理学家针对了两个当时未能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一是光速为何与地球转动无关?普朗克方程式有什么根据?这里就产生了一切的20世纪的 文明。同样,我们现在也要问,一切的理论都是基于对称的,可是对称数在世界上是不守恒 的:一切的强子是夸克构成的,可是单独的夸克是看不见的。所以我们认为,真空是可以激 发的。若真空真是可激发的,那么由于真空在每个地方都有,且在宇宙开始时就有,所以不 光在微观上它有很大影响,而且对宏观也能起同样作用。假若真空确可激发,且为凝聚态, 那就表示,微观的世界与宏观的世界两者是分不开的。我们说21世纪的科技如何,假如我 们从古时候起西方的观念是大的由小的做的,小的是由更小的做的,因为这个道理,所以我 们的精力从J.J.汤姆孙以后,在20世纪发现电子以后,我们就拼命研究,研究越来越小 的东西。可是越来越小,因为有量子力学,Δx(距离)越小,△P(动量)越大,乘积大于h/2 动量越大,能量越高,所以我们的加速器越做越大。加之越来越小的研究,我们发现里面有 个大毛病,小的到小的,又到更小的,这里有个漏洞,就是这些作用并不能代表我们世界所 有的现象。从小的里面研究这个作用,那个作用,但我们忽然发现这里面有对称性破缺,有 看不见的夸克。因此假定说真空可变的话,我们就真的能从中了解到微观与宏观是分不开的 这可能影响到对科技的看法。我们对做科技的看法也是这样,集成电路越小越好,到了一个 极限就要停顿,也不一定越小越好了 现在我们猜不到21世纪的文化是什么,就如同在19世纪我们猜不到20世纪的文化将是它并不是以太。正因为如此,所以真空是一个物质的媒介。我在 1974 年同维克(Wick)就讨 论了,当时觉得比较新奇。现在理论上大家已经一致公认这—点了,当然这还有待于实验的 进一步证明。这是量子色动力学里的真空,它里面是一个抗电磁场的凝聚态。可就在超导液 里,你如增加温度、增加能量或加压可以改变其性质,而若能改变其性质,那就可以知道失 去的对称是否到真空里去了,到底夸克看不见是不是因为真空之故。这就是当代的问题。 讲到激发真空问题。真空激发第一步要激发 QC 运动,真空是可以受激发的。美国布鲁克 海文在 1996 年底将建成的 Relativity Heavy lon Collider(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它能使每个 核子具有 1000 亿电子伏,如果一个原子核内有几百个核子,每个核子有 1000 亿电子伏,总 能量就是几百×1000 亿电子伏。我们让两个这样的原子核对撞。刚才讲的 SSC,它是质子对 质子,也可以激发里面的真空,也可以把 RHIC 加在里面,并不困难(RHIC 在 1996 年可建 成)。 RHIC 的思想是把金和金的原于核加速到 1000 亿电子伏,让它对撞。在这个能量下,在 对撞以前仍是物理真空,在这个能量下基本是透明的,可以穿过去,在碰撞中,达到真空激 发,它与物理真空不一样。例如,刚才讲,在物理真空里,色电场不能在里面。这与普通超 导一样,将温度增加,超导变为普通导体,磁场可以进去,同样,真空激发了,电场可以进 去了。在这里,所有的夸克、反夸克、胶子都可以在里面自由行动。但有自由行动,你如何 看得见?都可以自由行动,其行动度就远远超过这个。所以它的熵大了许多,因为熵大了许 多,过了一会儿就要衰变,但熵不能减少,从熵密度高到熵密度低,整个熵要增加,其体积 也一定随之增加。体积可以测量出。一下子就可测量出有没有相变。这个实验将于 1997 年 在美国长岛布鲁克海文实验室里进行。 世界上有这么多问题,对称性破缺、夸克的不可见性、宇宙的开始怎么会产生暗物质、类 星体。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那么中国的科学家怎么来参加?怎么来发展这些工作?怎么来恢 复在科学中的领导地位呢?1992 年全世界粒子物理学领域中公认最重要的工作是北京正负 电子对撞机对 τ 粒子的检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 1988 年建成的。为什么这一工作那么 重要,是因为以前,的质量是 1776.9(+2.7,-3.6)Mev,现在据测定是 1776.9(+0.4, -0.5)Mev。虽然相差很少,但意义完全不一样。因为根据这个质量,我们就可以推测τ 介子与μ介子的两个作用不一样,这就推翻了以前认为τ与μ之间的普适理论。这是中国科 学家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工作,可以说中国科学家已在高能物理方面获得了很重要的科 学金牌。 再回到刚才讲的几个问题。请看 19 世纪末物理学家针对了两个当时未能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一是光速为何与地球转动无关?普朗克方程式有什么根据?这里就产生了一切的 20 世纪的 文明。同样,我们现在也要问,一切的理论都是基于对称的,可是对称数在世界上是不守恒 的;一切的强子是夸克构成的,可是单独的夸克是看不见的。所以我们认为,真空是可以激 发的。若真空真是可激发的,那么由于真空在每个地方都有,且在宇宙开始时就有,所以不 光在微观上它有很大影响,而且对宏观也能起同样作用。假若真空确可激发,且为凝聚态, 那就表示,微观的世界与宏观的世界两者是分不开的。我们说 2l 世纪的科技如何,假如我 们从古时候起西方的观念是大的由小的做的,小的是由更小的做的,因为这个道理,所以我 们的精力从 J.J.汤姆孙以后,在 20 世纪发现电子以后,我们就拼命研究,研究越来越小 的东西。可是越来越小,因为有量子力学,Δx(距离)越小,ΔP(动量)越大,乘积大于 h/2, 动量越大,能量越高,所以我们的加速器越做越大。加之越来越小的研究,我们发现里面有 个大毛病,小的到小的,又到更小的,这里有个漏洞,就是这些作用并不能代表我们世界所 有的现象。从小的里面研究这个作用,那个作用,但我们忽然发现这里面有对称性破缺,有 看不见的夸克。因此假定说真空可变的话,我们就真的能从中了解到微观与宏观是分不开的。 这可能影响到对科技的看法。我们对做科技的看法也是这样,集成电路越小越好,到了一个 极限就要停顿,也不一定越小越好了。 现在我们猜不到 21 世纪的文化是什么,就如同在 19 世纪我们猜不到 20 世纪的文化将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