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2.解剖尿生殖三鱼。 实验六脊柱区 一、教学目的 学习背部由浅入深的层次结构以及脊髓外被三层被膜 二、教学要求 1,熟悉背部体表标志 2.熟悉背部由浅入深的结构层次。 3.熟悉背部的肌肉层次,位置和作用 4.熟悉胸腰筋膜的位置和分布。 5,熟悉听诊三角、腰上三角的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 6.了解腰下三角的位置,枕大神经和睿上皮神经的位置和分布。 7.了解背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三、教学内容 L摸认林处降凸、上顶线、乳突、第7颈推棘笑肩胛☒、.启峰启骨下角第12.肋 髂嵴、.解后上棘,骶角和颈、.胸、.腰推棘突等骨性标志。 2.解剂皮神经和浅血管:暴露出深筋膜。 3.解剖背深筋膜浅层」 4视察背浅肌及浅部肌间三角。 5.解剂斜方肌和背阔肌。 6.观察背浅肌深层和腰上,三角。 7.解剖背深筋膜深层。 8.解副聚資肌。 9.解剂枕下三角 10.解剖推管。 实验七上肢 一、教学目的 学习肩部、腋腔、臂前区、肘前区、前臂前区、手掌、三角肌区、肩用区、臂后 区、肘后区、前臂后区局部层次结构。 二、教学要求 (一)、腋脖 1,熟悉上肢的境界、分部和表面解剖。 2.了解腋区境界、位置、浅层结构。了解腋腔各壁的构成。 3.掌握腔后壁的层次结构,掌握三边孔与四边孔及穿行结构 4,掌握腋腔的内容(腋动脉分段,分支及其与臂丛的毗邻关系, 5.掌握骸淋巴结的位置及流注关系)。 6.掌握肩胛动脉网的构成及临床意义 (二)、臂前区 99 12.解剖尿生殖三角。 实验六 脊柱区 一、教学目的 学习背部由浅入深的层次结构以及脊髓外被三层被膜。 二、教学要求 1.熟悉背部体表标志。 2.熟悉背部由浅入深的结构层次。 3.熟悉背部的肌肉层次,位置和作用。 4.熟悉胸腰筋膜的位置和分布。 5.熟悉听诊三角、腰上三角的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 6.了解腰下三角的位置,枕大神经和臀上皮神经的位置和分布。 7.了解背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三、教学内容 1.摸认枕处隆凸、上项线、乳突、第 7 颈椎棘突、肩胛冈、肩峰、肩胛骨下角、第 12 肋、 髂嵴、髂后上棘、骶角和颈、胸、腰椎棘突等骨性标志。 2.解剖皮神经和浅血管,暴露出深筋膜。 3.解剖背深筋膜浅层。 4.观察背浅肌及浅部肌间三角。 5.解剖斜方肌和背阔肌。 6.观察背浅肌深层和腰上三角。 7.解剖背深筋膜深层。 8.解剖竖脊肌。 9.解剖枕下三角。 10.解剖椎管。 实验七 上肢 一、教学目的 学习肩部、腋腔、臂前区、肘前区、前臂前区、手掌、三角肌区、肩胛区、臂后 区、肘后区、前臂后区局部层次结构。 二、教学要求 (一)、腋腔 1.熟悉上肢的境界、分部和表面解剖。 2.了解腋区境界、位置、浅层结构。了解腋腔各壁的构成。 3.掌握腋腔后壁的层次结构,掌握三边孔与四边孔及穿行结构。 4.掌握腋腔的内容(腋动脉分段,分支及其与臂丛的毗邻关系, 5.掌握腋淋巴结的位置及流注关系)。 6.掌握肩胛动脉网的构成及临床意义。 (二)、臂前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