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 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 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 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 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 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 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 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着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 屋倒荼,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 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 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 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 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 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取材于《史铁生作品集》)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 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 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 感觉 7.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8.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 体会? 9.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東。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 效果是什么?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 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 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 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 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 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 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 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着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 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 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 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 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 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 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取材于《史铁生作品集》)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 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 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 感觉。 7.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8.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 体会? 9.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 效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