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由于古人著书体例和现代略有不同,加上文章格式的差异,对帛书《周易》篇目结构的争议很大 得出较为学界公认的定论也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情。其中最为主要的争论有以下几种: 是前面提到的韩仲民在《文物》第九期上发表的《帛书编号目录》,在未确定篇题的情况下,韩 仲民先生将其分为五个部分,即《周易》经文部分,无篇题,字约五千二百,不分上下经:卷后佚书一, 无篇题,尾有缺,存三十五行:卷后佚书二,名《要》,首有缺,存十八行,字一千六百四十八:卷后佚 书三,名《昭力》,六千字:《系辞》,无篇题,字二千七百余。二是1991年周世荣的《略说马王堆出 土的帛书竹简》认为,帛书《周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经六十四卦,无篇题且不分上下篇:第二部 分是佚书五篇:第一篇自“二三子问”至“沂若厉,无咎",无题名,不记字数:第二篇,首段残缺,末句为“小 人之贞也”,亦不记字数:第三篇名《要》,记字数“一千六百四十”:第四篇名《缪和》,首句“缪和问于先 生曰”,未记字数:第五篇名《昭力》,记字数六千。第三部分是《系辞》分上下篇,共计六千七百余字 其中于豪亮1976年写的《帛书〈周易〉》发表于1984年,他的分章法与周氏大略相同,唯指出第五篇尾 记字数六千当是第四、五篇和数,同时关于《系辞》在指出六千七百余字的基础上还与通行本《系辞》作 了详细的比较。到此,关于帛书《周易》篇目的争论最大的可能就是《系辞》字数的差距了。1990年张立 文撰文《〈周易〉帛书浅说》提出了与于豪亮等关于《系辞》的不同意见,以为《系辞》后有墨色方块之 后的文字并非其下篇,而为另一篇佚书,并定名《易之义》。随后不久,张立文《〈周易〉帛书今注今译》 在台出版,对帛书《周易》的编目作了新的概括,分《六十四卦》即经文部分,《二三子问》,《系辞》 (无篇题,不分上下,字二千七百余),《易之义》(曾有人称作《衷》),《要》,《缪和》,《昭力》 七篇。张立文的这个意见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并成为帛书《周易》篇目划分的定论。 此外,在这一争论过程中,张政烺、李学勤等也提出过自己关于帛书《周易》篇目划分的看法。但 其要,可以归于以上所列张论之中 关于帛书《周易》经传的文献学研究 时帛书《周易》经传的文献学研究如训诂、校雠等方面,著述颇丰,随手可以收罗的就有二三十篇。 三十多年来,这方面是研究成果主要有:于豪亮的《帛书〈周易〉》、李学勤的《帛书〈系辞〉上下篇析 论》(载于《江汉考古》1993年第一期)、丁南的《帛书《周易〉别字谐音臆测》(载于《中华易学》1982 年第二期)、季旭升的《谈帛书《周易〉的别字谐声》(同前)、严灵峰的《马王堆帛书〈易经〉的出土 对校勘学的重大意义》(录入其《无求备斋学术新著》,台北商务引书馆1987年版)、王建慧的《马王 堆帛书〈易经》异文考》(载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易经所学报》第十九期,1988年)、陈徽治的《帛 书〈周易〉中的通假字》(载于《中华易学》1992年第一期)、黄沛荣的《马王堆帛书〈系辞传〉校读》 (载于《周易研究》1992年第四期)及《帛书〈系辞传〉校正》(载于《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刘大 钧的《今、帛、竹书(周易〉疑难卦爻辞及其今古文辨析》(一、 )(收入其《今帛竹书(周易〉 综考》)、王辉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校读札记》(载于《古文字研究》第十四期)、连劭名的《帛 书〈周易〉卦名校释》(载于《文史》第三十六期)、吴辛丑的《从帛书异字看〈周易〉训诂中存在的问 题》(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一期)以及张立文的《帛书〈系辞〉与通行本《系辞〉的比较》 (载于《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等等。此外,还有专字专论,如刘保贞的《从今、帛、竹书对比解《易 经〉“亨”字》等等 至于帛书《周易》的文献渊源方面,主要有刘大钧的《帛〈易〉源流蠡测》及邢文的《帛书〈周易〉 研究》等。前者经研究考定,帛书《周易》是与王弼所传费直古文易本(即通行本)不同的本子,乃汉初 田何所传的今文《易》本。今本十翼之文是在帛《易》的基础上编订而成。并指出,帛本这一田何系统 包括今义”和“古义“两方面,而随时代的变迁,今义得势,古义则只于民间绵延相传。后者在关于通行本和 帛书《周易》或有继承关系的问题上略同于前者。而作为一本专著,它更详实地讨论了帛易的卦序问题由于古人著书体例和现代略有不同,加上文章格式的差异,对帛书《周易》篇目结构的争议很大, 得出较为学界公认的定论也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情。其中最为主要的争论有以下几种: 一是前面提到的韩仲民在《文物》第九期上发表的《帛书编号目录》,在未确定篇题的情况下,韩 仲民先生将其分为五个部分,即《周易》经文部分,无篇题,字约五千二百,不分上下经;卷后佚书一, 无篇题,尾有缺,存三十五行;卷后佚书二,名《要》,首有缺,存十八行,字一千六百四十八;卷后佚 书三,名《昭力》,六千字;《系辞》,无篇题,字二千七百余。二是 1991 年周世荣的《略说马王堆出 土的帛书竹简》认为,帛书《周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经六十四卦,无篇题且不分上下篇;第二部 分是佚书五篇:第一篇自“二三子问”至“沂若厉,无咎”,无题名,不记字数;第二篇,首段残缺,末句为“小 人之贞也”,亦不记字数;第三篇名《要》,记字数“一千六百四十”;第四篇名《缪和》,首句“缪和问于先 生曰”,未记字数;第五篇名《昭力》,记字数六千。第三部分是《系辞》分上下篇,共计六千七百余字。 其中于豪亮 1976 年写的《帛书〈周易〉》发表于 1984 年,他的分章法与周氏大略相同,唯指出第五篇尾 记字数六千当是第四、五篇和数,同时关于《系辞》在指出六千七百余字的基础上还与通行本《系辞》作 了详细的比较。到此,关于帛书《周易》篇目的争论最大的可能就是《系辞》字数的差距了。1990 年张立 文撰文《〈周易〉帛书浅说》提出了与于豪亮等关于《系辞》的不同意见,以为《系辞》后有墨色方块之 后的文字并非其下篇,而为另一篇佚书,并定名《易之义》。随后不久,张立文《〈周易〉帛书今注今译》 在台出版,对帛书《周易》的编目作了新的概括,分《六十四卦》即经文部分,《二三子问》,《系辞》 (无篇题,不分上下,字二千七百余),《易之义》(曾有人称作《衷》),《要》,《缪和》,《昭力》 七篇。张立文的这个意见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并成为帛书《周易》篇目划分的定论。 此外,在这一争论过程中,张政烺、李学勤等也提出过自己关于帛书《周易》篇目划分的看法。但 其要,可以归于以上所列张论之中。 (二) 关于帛书《周易》经传的文献学研究 对帛书《周易》经传的文献学研究如训诂、校雠等方面,著述颇丰,随手可以收罗的就有二三十篇。 三十多年来,这方面是研究成果主要有:于豪亮的《帛书〈周易〉》、李学勤的《帛书〈系辞〉上下篇析 论》(载于《江汉考古》1993 年第一期)、丁南的《帛书〈周易〉别字谐音臆测》(载于《中华易学》1982 年第二期)、季旭升的《谈帛书〈周易〉的别字谐声》(同前)、严灵峰的《马王堆帛书〈易经〉的出土 对校勘学的重大意义》(录入其《无求备斋学术新著》,台北商务引书馆 1987 年版)、王建慧的《马王 堆帛书〈易经〉异文考》(载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易经所学报》第十九期,1988 年)、陈徽治的《帛 书〈周易〉中的通假字》(载于《中华易学》1992 年第一期)、黄沛荣的《马王堆帛书〈系辞传〉校读》 (载于《周易研究》1992 年第四期)及《帛书〈系辞传〉校正》(载于《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刘大 钧的《今、帛、竹书〈周易〉疑难卦爻辞及其今古文辨析》(一、二、三)(收入其《今帛竹书〈周易〉 综考》)、王辉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校读札记》(载于《古文字研究》第十四期)、连劭名的《帛 书〈周易〉卦名校释》(载于《文史》第三十六期)、吴辛丑的《从帛书异字看〈周易〉训诂中存在的问 题》(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 年第一期)以及张立文的《帛书〈系辞〉与通行本〈系辞〉的比较》 (载于《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等等。此外,还有专字专论,如刘保贞的《从今、帛、竹书对比解〈易 经〉“亨”字》等等。 至于帛书《周易》的文献渊源方面,主要有刘大钧的《帛〈易〉源流蠡测》及邢文的《帛书〈周易〉 研究》等。前者经研究考定,帛书《周易》是与王弼所传费直古文易本(即通行本)不同的本子,乃汉初 田何所传的今文《易》本。今本“十翼”之文是在帛《易》的基础上编订而成。并指出,帛本这一田何系统 包括“今义”和“古义”两方面,而随时代的变迁,今义得势,古义则只于民间绵延相传。后者在关于通行本和 帛书《周易》或有继承关系的问题上略同于前者。而作为一本专著,它更详实地讨论了帛易的卦序问题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