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章光照和噪声对家畜的影响 第一节光照 光的概念 光具有二象性,既表现为波动性,又表现为粒子性 由于光具有波动性,它是一种电磁波。光的特征可用波长和频率来表示。电磁波波长单位有米(m)、 厘米(cm)、微米(μm)、纳米(nm)和埃(A°),其中常用的单位是纳米,它们的关系为:1μm=10-6m, lnm=10-9m,1A°=10-0m 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波动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所有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v)为3×10°米/秒。电磁波的波长(A)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 v=λ·f (式5-2) 可见,波长较大的电磁波,频率较低,波长较短的电磁波,频率较高。由一个电磁波的起点到下 个电磁波的起点所经历的时间,叫“周期”。周期的单位是秒(s)、毫秒(ms)。周期(T)、波长(λ)、频率 (f)和速度(v)之间的关系如下 f·=A/T (式5-3) 光不仅是一种电磁波,而且是由许多具有一定质量和能量的微粒组成的粒子流,这种特殊的粒子, 称为光子或光量子。每一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与光的波长成反比,即 E=h·f或E=h·v/f(式5-4) 式中E为光能(J),h为普朗克常数=6.626×10-14(J·S),f为频率,v为光速(3×10°cm/s),λ为波 长(cm)。 光作用于生物引起的反应,或者与光的波动性有关,或者与光的粒子性有关。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 式放射或输送的能量叫辐射能。辐射能的计量单位为焦(J)。辐射能在传递过程中,在单位时间内,通过 或到达某表面积上总辐射能量,称为辐射能通量。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称为辐射能通量密度。在农 业气象学中,常称辐射通量密度为辐射强度,与辐射通量密度相对应的光通量叫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 国际单位是勒克斯,英文缩写为Lx。 、光源 (一)自然光源 自然光源即太阳光,太阳向宇宙空间释放巨大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光和热 根本来源,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为4~300000m,其光谱组成按人类的视觉可分为三大部分1 第二章 光照和噪声对家畜的影响 第一节 光照 一、光的概念 光具有二象性,既表现为波动性,又表现为粒子性。 由于光具有波动性,它是一种电磁波。光的特征可用波长和频率来表示。电磁波波长单位有米(m)、 厘米(cm)、微米(μm)、纳米(nm)和埃(A°),其中常用的单位是纳米,它们的关系为:1μm=10-6 m, 1nm=10-9 m,1A°=10-10 m 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波动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所有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v)为 3×108 米/秒。电磁波的波长(λ)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 v=λ·f (式 5-2) 可见,波长较大的电磁波,频率较低,波长较短的电磁波,频率较高。 由一个电磁波的起点到下一 个电磁波的起点所经历的时间,叫“周期”。周期的单位是秒(s)、毫秒(ms)。周期(T)、波长(λ)、频率 (f)和速度(v)之间的关系如下: v=f·λ=λ/T (式 5-3) 光不仅是一种电磁波,而且是由许多具有一定质量和能量的微粒组成的粒子流,这种特殊的粒子, 称为光子或光量子。每一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与光的波长成反比,即: E=h·f 或 E=h·v/f (式 5-4) 式中 E 为光能(J),h 为普朗克常数=6.626×10-14 (J·S),f 为频率,v 为光速(3×1010 cm/s),λ为波 长(cm)。 光作用于生物引起的反应,或者与光的波动性有关,或者与光的粒子性有关。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 式放射或输送的能量叫辐射能。辐射能的计量单位为焦(J)。辐射能在传递过程中,在单位时间内,通过 或到达某表面积上总辐射能量,称为辐射能通量。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称为辐射能通量密度。在农 业气象学中,常称辐射通量密度为辐射强度,与辐射通量密度相对应的光通量叫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 国际单位是勒克斯,英文缩写为 Lx。 二、光 源 (一)自然光源 自然光源即太阳光,太阳向宇宙空间释放巨大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光和热 根本来源,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为 4~300000nm,其光谱组成按人类的视觉可分为三大部分: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