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日本将重化工业向国外转移,也就是把环境污染向国外转移。在日本国内,环境污染状 况得到改善,为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比较理想的环境条件 产业转移同时也包含着就业机会的转移,因此对调整就业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作用 板书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教师展示:课本图5.15“日本失业率的提高” 师 请同学们读教材图5.15和阅读材料后对日本等国大量向国外转移产业,国内的就业机会 就减少常引起失业人口增加等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课件展示: 日本“产业空洞化”的误区 近期以来,日本媒体频频提及“产业空洞化”。一家权威杂志刊出特集,标题为“恐怖的 空洞化”。一些人认为,由于日本企业大举移师海外,减少了国内投资和就业机会,从而加剧 了经济不景气。 产业空洞化,又称空心化,是指一国工业部门大量向国外转移并在国外完成全部生产过 程,同时国内工业部门减少,形成“外实中虚”的局面。 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是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985年西方发达国家签订“广场协议 日元从此大幅升值,日本形成了庞大的金融资本。日元升值使日本国内生产成本提高,职工 工资水平跃居世界第一。大批民间资本涌向海外,在海外设厂或收购当地企业。针对这一现 象,日本国内舆论惊呼出现“产业空洞化”,担忧日本资金和技术外流。结果,大多数资本依 然留在国内,投资在证券和不动产方面,导致泡沫经济不断膨胀。 近年来担忧空洞化的思潮再次流行。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持续了10年的不景气。最 近出现了进一步衰退的迹象。许多人感到不安的是,日本企业加速向海外转移,将导致日本 就业状况恶化,本土产业和技术领域出现空洞。日本经济结构审议会估算说,如果任由这种 倾向发展下去,日本的经常项目盈余将大幅度减少,2006~2010年期间,本来可望达到3% 左右的日本经济增长率将停留在0.5%的水平,失业率将达到5%以上 日本部分媒体大肆炒作“空洞化”的议论有两个原因。 是转移视线。当前日本经济的实质是结构问题。日本在高技术领域和技术集约型产品 方面竞争力落后于欧美;在传统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竞争不过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20世纪80年代后期本是进行结构性变革的大好时机,但日本政策失误,没有取得多少进展。 如今日本虽然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和贸易盈余,却不知往何处去。把经济困境归罪于空 洞化,将减轻民众对政府的指责 二是用心不良。与“空洞化”同时常常见诸报端的另一个词汇是“中国威胁”。一些媒体 在报道中日贸易状况时,故意夸大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和中国产品对日出口的实情。给人一个 印象是“日本大量对华投资,结果中国产品威胁了日本经济增长”。实际上中国对日出口增加 的同时,日本对中国出口也在大幅增加。只是因为对美国和亚洲其他地区出口减少太多,日 本贸易盈余去年上半年出现大幅减少。另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发表的投资白皮书,日本对中国 的直接投资从1996年起连年下跌,直到2000年出现增长,但投资总额不到10亿美元,不及 中国吸收外资总额的1/40。多年来,日本对外投资的主要地区不是中国,也不是东南亚,而 是欧美。1999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80%在欧美地区。然而这些在日本报刊上鲜见报道 向海外转移生产是任何发达经济体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资本和 资源必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配置。日本对中国和亚洲地区转移的多是传统工业和劳动密 集型产业,这对劳动力成本高昂的日本有益无害。许多日本企业因此获得新生。 美国制造企业的海外生产比例达30%多,几乎是日本的两倍,却没有人担忧产业的空洞化。日本将重化工业向国外转移,也就是把环境污染向国外转移。在日本国内,环境污染状 况得到改善,为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比较理想的环境条件。 产业转移同时也包含着就业机会的转移,因此对调整就业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作用。 板书: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教师展示:课本图 5.15“日本失业率的提高” 师 请同学们读教材图 5.15 和阅读材料后对日本等国大量向国外转移产业,国内的就业机会 就减少常引起失业人口增加等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课件展示: 日本“产业空洞化”的误区 近期以来,日本媒体频频提及“产业空洞化”。一家权威杂志刊出特集,标题为“恐怖的 空洞化”。一些人认为,由于日本企业大举移师海外,减少了国内投资和就业机会,从而加剧 了经济不景气。 产业空洞化,又称空心化,是指一国工业部门大量向国外转移并在国外完成全部生产过 程,同时国内工业部门减少,形成“外实中虚”的局面。 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是从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985 年西方发达国家签订“广场协议”, 日元从此大幅升值,日本形成了庞大的金融资本。日元升值使日本国内生产成本提高,职工 工资水平跃居世界第一。大批民间资本涌向海外,在海外设厂或收购当地企业。针对这一现 象,日本国内舆论惊呼出现“产业空洞化”,担忧日本资金和技术外流。结果,大多数资本依 然留在国内,投资在证券和不动产方面,导致泡沫经济不断膨胀。 近年来担忧空洞化的思潮再次流行。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持续了 10 年的不景气。最 近出现了进一步衰退的迹象。许多人感到不安的是,日本企业加速向海外转移,将导致日本 就业状况恶化,本土产业和技术领域出现空洞。日本经济结构审议会估算说,如果任由这种 倾向发展下去,日本的经常项目盈余将大幅度减少,2006~2010 年期间,本来可望达到 3% 左右的日本经济增长率将停留在 0.5%的水平,失业率将达到 5%以上。 日本部分媒体大肆炒作“空洞化”的议论有两个原因。 一是转移视线。当前日本经济的实质是结构问题。日本在高技术领域和技术集约型产品 方面竞争力落后于欧美;在传统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竞争不过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本是进行结构性变革的大好时机,但日本政策失误,没有取得多少进展。 如今日本虽然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和贸易盈余,却不知往何处去。把经济困境归罪于空 洞化,将减轻民众对政府的指责。 二是用心不良。与“空洞化”同时常常见诸报端的另一个词汇是“中国威胁”。一些媒体 在报道中日贸易状况时,故意夸大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和中国产品对日出口的实情。给人一个 印象是“日本大量对华投资,结果中国产品威胁了日本经济增长”。实际上中国对日出口增加 的同时,日本对中国出口也在大幅增加。只是因为对美国和亚洲其他地区出口减少太多,日 本贸易盈余去年上半年出现大幅减少。另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发表的投资白皮书,日本对中国 的直接投资从 1996 年起连年下跌,直到 2000 年出现增长,但投资总额不到 10 亿美元,不及 中国吸收外资总额的 1/40。多年来,日本对外投资的主要地区不是中国,也不是东南亚,而 是欧美。1999 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 80%在欧美地区。然而这些在日本报刊上鲜见报道。 向海外转移生产是任何发达经济体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资本和 资源必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配置。日本对中国和亚洲地区转移的多是传统工业和劳动密 集型产业,这对劳动力成本高昂的日本有益无害。许多日本企业因此获得新生。 美国制造企业的海外生产比例达 30%多,几乎是日本的两倍,却没有人担忧产业的空洞化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