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志愿者吞食从病人体内分离到的虫体,其中有些志愿者出现阿米巴痢 疾的症状,而大多数人则无症状,仅在粪便中检出虫体,这提示了传 播途径主要为经口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可发展成侵入性阿米巴病和 无症状感染。 Brumpt在1928年正式提出了所谓 Two Species Theory, 表明溶组织内阿米巴也有着两个种,其中之一可引起人类侵入性阿米 巴,另一种则否,命名为 Entamoeba dispar(迪斯帕内阿米巴),但 两者生活史、形态相似。这个假设很好地解释了这一原虫的流行病学, 但还是被忽视了50年 1978年至1987年, Sargeaunt与许多国家的学者合作对近1000 个溶组织内阿米巴分离株进行同工酶分析。将从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分 离的虫株称非致病性酶株群( non-pathogenic zymodemes),从阿米 巴痢疾( amoebic dysentery)或阿米巴肝脓肿( amoebic liver abscess) 体内分离的虫株有着与之不同的同工酶谱,称之为致病性酶株群 ( pathogenic zymodeme),同时认为非致病性阿米巴可能与迪斯帕内 阿米巴为同一虫株。以后的几年中 Mannich、Cark和 Diamond分别证 实了两种阿米巴虽形态相同,但抗原性和基因完全不同。1993年, 正式将引起侵入性阿米巴病的虫株命名为 Entamoeba histolytica Schaudinn,1903,而肠腔同栖的阿米巴虫株命名为 Entamoeba dispar Brumpt1925。 Brumpt的假设几乎在77年以后才得以证实。现在这个 命名已经被阿米巴研究领域广泛采用 【形态】 1.滋养体( trophozoite)原一贯认为在肠腔内的滋养体为小滋2 志愿者吞食从病人体内分离到的虫体,其中有些志愿者出现阿米巴痢 疾的症状,而大多数人则无症状,仅在粪便中检出虫体,这提示了传 播途径主要为经口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可发展成侵入性阿米巴病和 无症状感染。Brumpt 在 1928 年正式提出了所谓 Two Species Theory, 表明溶组织内阿米巴也有着两个种,其中之一可引起人类侵入性阿米 巴,另一种则否,命名为 Entamoeba dispar (迪斯帕内阿米巴),但 两者生活史、形态相似。这个假设很好地解释了这一原虫的流行病学, 但还是被忽视了 50 年。 1978 年至 1987 年,Sargeaunt 与许多国家的学者合作对近 10000 个溶组织内阿米巴分离株进行同工酶分析。将从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分 离的虫株称非致病性酶株群(non-pathogenic zymodemes),从阿米 巴痢疾(amoebic dysentery)或阿米巴肝脓肿(amoebic liver abscess) 体内分离的虫株有着与之不同的同工酶谱,称之为致病性酶株群 (pathogenic zymodeme),同时认为非致病性阿米巴可能与迪斯帕内 阿米巴为同一虫株。以后的几年中 Tannich、Clark 和 Diamond 分别证 实了两种阿米巴虽形态相同,但抗原性和基因完全不同。1993 年, 正式将引起侵入性阿米巴病的虫株命名为 Entamoeba histolytica Schaudinn,1903,而肠腔同栖的阿米巴虫株命名为 Entamoeba dispar Brumpt,1925。Brumpt 的假设几乎在 77 年以后才得以证实。现在这个 命名已经被阿米巴研究领域广泛采用。 【形态】 1.滋养体(trophozoite) 原一贯认为在肠腔内的滋养体为小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