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害虫综合治理体系的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技术 2生物防治技术 3化学防治技术 4现代生物技术在IPM中的应用 1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是利用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利用抗虫品种),根据作物一害虫一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 目的地改变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某些因子,控制害虫种群数量或减少其侵染可能性,以达到保护作物,避免有 害生物危害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 2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在害虫防治过程中有时可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基因产品等控制有害生物,包括以虫治 虫、微生物治虫及其他有益动物的利用、利用不育昆虫和遗传方法防治等。 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公元304年左右晋代嵇含著《南方草木状》和公元877年唐代刘 恂著《岭表录异》都记载了利用一种蚊防治柑桔害虫的事例。19世纪以来,生物防治在世界许多国家有了 迅速发展 3化学防治技术 IPM强调自然防治,能够自然防治的就根本不作人为的防治,而完全依赖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因此 自然防治是占第一位的,化学防治是一种尽可能不用的方法,它只是一种补救措施,化学防治在IPM中的 地位是不高的。 化学防治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1)、化学防治见效快:当其它IPM措施都不能有效的控制害虫为害时,即不能在短时期内将害虫 种群密度压低到HIL以下时,化学防治仍然时必要的。(2)、使用方便,受环境影响小:IPM中的其它措施 般要求的技术较高,防治效果容易受环境影响:(3)、化学农药是工业产品,便于大量生产,成本较低, 而且在使用时要求较少的劳动力 缺点:(1)、引起“3R”问题:(2)、污染环境,产生残毒,对人畜产生不良影响:(3)、农药对生态平 衡产生有效干扰 化学防治干扰生态平衡的表现:(1)、对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使生态系统中生 物相贫乏和不稳定化:(3)、影响生物群落的正常演替过程:(4)、对害虫自然控制系统的破坏:在农田生 态系统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大量杀伤天敌,消弱了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引起害虫的再猖獗或次生害虫的 大发生。 如何合理进行化学防治? 、提高中、长期预测的准确性。建立病虫草害预测的综合模型,再借助于先进的设备提高测报的准确性, 为化学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制定动态的复合防治指标。单一病害或虫害的为害损失水平虽未达到防治指标,但复合为害水平却超 过了经济阈值或者单一为害水平达到了防治指标,由于负拮抗作用,复合为害水平却未达到经济阈值,这 就无须喷药防治。 筛选药剂品种、优化防治策略。进一步筛选出使用剂量低、杀虫谱广、效果好、对作物安全的新型杀 虫剂。 四、改进技术(1)混用:混用的目的是要形成多位点的作用机制,可避免交互抗性的产生,而且混用的组 分残效期要近似相等,否则就失去了混用的意义。(2)轮用:在一个地区要多选几个品种进行轮换使用 千万不要单一品种长期选用,因为这样会对有害生物造成一种选择压,容易引起遗传重组而诱发抗药性。 (3)浓度:要适当降低使用浓度,减少喷药次数,只求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持有害生物与 天敌之间的适当比例。(4)把握时机用药 五、改进植保机械、减少农药投入量。三、害虫综合治理体系的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技术 2 生物防治技术 3 化学防治技术 4 现代生物技术在 IPM 中的应用 1 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是利用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利用抗虫品种),根据作物-害虫-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 目的地改变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某些因子,控制害虫种群数量或减少其侵染可能性,以达到保护作物,避免有 害生物危害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 2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在害虫防治过程中有时可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基因产品等控制有害生物,包括以虫治 虫、微生物治虫及其他有益动物的利用、利用不育昆虫和遗传方法防治等。 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公元 304 年左右晋代嵇含著《南方草木状》和公元 877 年唐代刘 恂著《岭表录异》都记载了利用一种蚊防治柑桔害虫的事例。19 世纪以来,生物防治在世界许多国家有了 迅速发展。 3 化学防治技术 IPM 强调自然防治,能够自然防治的就根本不作人为的防治,而完全依赖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因此 自然防治是占第一位的,化学防治是一种尽可能不用的方法,它只是一种补救措施,化学防治在 IPM 中的 地位是不高的。 化学防治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1)、化学防治见效快;当其它 IPM 措施都不能有效的控制害虫为害时,即不能在短时期内将害虫 种群密度压低到 EIL 以下时,化学防治仍然时必要的。(2)、使用方便,受环境影响小;IPM 中的其它措施 一般要求的技术较高,防治效果容易受环境影响;(3)、化学农药是工业产品,便于大量生产,成本较低, 而且在使用时要求较少的劳动力。 缺点:(1)、引起“3R”问题;(2)、污染环境,产生残毒,对人畜产生不良影响; (3)、农药对生态平 衡产生有效干扰。 化学防治干扰生态平衡的表现:(1)、对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使生态系统中生 物相贫乏和不稳定化;(3)、影响生物群落的正常演替过程;(4)、对害虫自然控制系统的破坏;在农田生 态系统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大量杀伤天敌,消弱了天敌的自然控制能力,引起害虫的再猖獗或次生害虫的 大发生。 如何合理进行化学防治? 一、提高中、长期预测的准确性。建立病虫草害预测的综合模型,再借助于先进的设备提高测报的准确性, 为化学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制定动态的复合防治指标。单一病害或虫害的为害损失水平虽未达到防治指标,但复合为害水平却超 过了经济阈值;或者单一为害水平达到了防治指标,由于负拮抗作用,复合为害水平却未达到经济阈值,这 就无须喷药防治。 三、筛选药剂品种、优化防治策略。进一步筛选出使用剂量低、杀虫谱广、效果好、对作物安全的新型杀 虫剂。 四、改进技术(1)混用:混用的目的是要形成多位点的作用机制,可避免交互抗性的产生,而且混用的组 分残效期要近似相等,否则就失去了混用的意义。(2)轮用:在一个地区要多选几个品种进行轮换使用, 千万不要单一品种长期选用,因为这样会对有害生物造成一种选择压,容易引起遗传重组而诱发抗药性。 (3)浓度:要适当降低使用浓度,减少喷药次数,只求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持有害生物与 天敌之间的适当比例。(4)把握时机用药。 五、改进植保机械、减少农药投入量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