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和南美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180次,搜集了25万余份植物材料,加以整理、分析和 研究后,于1935年发表了《育种的理论基础》一书,提出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并首次 绘制了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图(图1-1)。 图例 米主要作物形成中心 栽培植物主要起源 图1-1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图示(瓦维洛夫,1952) 1.3.1.1作物起源中心的主要内容 (1)提出了主要世界作物八大起源中心,各起源中心的地理分布和起源中心的植物种 类和特点。 (2)作物起源中心(center of origin of crops)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 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化中心(center of diversity)。 (3)初生起源中心(primary origin center)和次生起源中心(secondary origin center), 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初生起源中心,往往是作物显性性状和最大遗传多样性的聚集地区。当 作物由初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 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即为次生起源中心。次生起源中心遗传多样性有时 也是大量的,常常具有可利用价值的性状,如种子、果实增大等。 (4)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在相近植物的遗传变异性中出现平行现象。瓦维洛夫称此 种现象为同源平行变异律(law of parallel variation)。如地中海地区的禾本科及豆科作物均 无例外地表现为植物繁茂,穗大粒多、粒色淡、高产抗病。同源平行变异律在作物选育和引 种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1.2瓦维洛夫提出的8个作物起源中心 (1)中国起源中心包括中国中、西部山岳及毗邻低地。主要起源的园艺作物如:桃、 杏、梅、樱桃、山楂、枣、银杏、柿、榛、甜橙、香橙、枇杷、龙眼、荔枝、柚、不结球白 菜、大白菜、葱、莴笋、丝瓜、茼蒿、牡丹、芍药、菊花等。 (2)印度起源中心包括缅甸和阿萨姆(印度东部的省)。主要起源的园艺作物如:忙 果、桔、柠檬、枸橼、椰子、茄子、苦瓜、葫芦、丝瓜、蛇瓜、虎尾兰等。 44 和南美洲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 180 次,搜集了 25 万余份植物材料,加以整理、分析和 研究后,于 1935 年发表了《育种的理论基础》一书,提出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并首次 绘制了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图(图 1-1)。 图 1-1 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图示(瓦维洛夫,1952) 1.3.1.1 作物起源中心的主要内容 (1)提出了主要世界作物八大起源中心,各起源中心的地理分布和起源中心的植物种 类和特点。 (2)作物起源中心(center of origin of crops)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 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化中心(center of diversity)。 (3)初生起源中心(primary origin center)和次生起源中心(secondary origin center), 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初生起源中心,往往是作物显性性状和最大遗传多样性的聚集地区。当 作物由初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 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即为次生起源中心。次生起源中心遗传多样性有时 也是大量的,常常具有可利用价值的性状,如种子、果实增大等。 (4)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在相近植物的遗传变异性中出现平行现象。瓦维洛夫称此 种现象为同源平行变异律(law of parallel variation)。如地中海地区的禾本科及豆科作物均 无例外地表现为植物繁茂,穗大粒多、粒色淡、高产抗病。同源平行变异律在作物选育和引 种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1.2 瓦维洛夫提出的 8 个作物起源中心 (1)中国起源中心 包括中国中、西部山岳及毗邻低地。主要起源的园艺作物如:桃、 杏、梅、樱桃、山楂、枣、银杏、柿、榛、甜橙、香橙、枇杷、龙眼、荔枝、柚、不结球白 菜、大白菜、葱、莴笋、丝瓜、茼蒿、牡丹、芍药、菊花等。 (2)印度起源中心 包括缅甸和阿萨姆(印度东部的省)。主要起源的园艺作物如:忙 果、桔、柠檬、枸橼、椰子、茄子、苦瓜、葫芦、丝瓜、蛇瓜、虎尾兰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