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执笔人:鲁耿彪 大纲审核人:唐立军 课程编号:0801000245 英文名称:Mechanics 学分:4 总学时:64。其中讲授64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实训0学时。 适用专业:物理学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 科学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面向物理学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 科学生,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 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力学的基本知识、基 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并能较灵活地加以应用。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 界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学习物理学开始的课 程为其它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学习,应熟练掌握力学基本概念 、基本规律, 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2.重点:位置矢量、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 理、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刚体定轴转动角动量定理和守恒定律,简谐 振动和简谐振动的合成,平面简谐波方程和波的干涉,驻波,运动流体的伯努利方程,洛伦兹时空 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3.难点:非惯性系中的力学,质心位置的计算和质心运动定理的应用,非对心碰撞,角动量概 念,转动惯量的计算,刚体定轴转动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 学,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方程的解,建立简谐波方程,粘性流体的运动,洛伦兹变换。 四、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及实物物理模型辅助教学。在教学中注重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 合、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演示实验相结合。对于重点、难点可通过分散、讨 论、演示实验、多媒体资料、撰写小论文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予以解决。在讲授过程中,可按“提 《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执笔人:鲁耿彪 大纲审核人:唐立军 课程编号:0801000245 英文名称:Mechanics 学分:4 总学时:64 。其中讲授 64 学时,实验 0 学时,上机 0 学时,实训 0学时。 适用专业: 物理学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 科学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面向物理学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 科学生,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 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力学的基本知识、基 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并能较灵活地加以应用。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 界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学习物理学开始的课 程为其它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熟练掌握力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及思路,能较灵活地运用力学知识解决较简单的力学问题,并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重点与难点 2.重点:位置矢量、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 理、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刚体定轴转动角动量定理和守恒定律,简谐 振动和简谐振动的合成,平面简谐波方程和波的干涉,驻波,运动流体的伯努利方程,洛伦兹时空 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3.难点:非惯性系中的力学,质心位置的计算和质心运动定理的应用,非对心碰撞,角动量概 念,转动惯量的计算,刚体定轴转动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 学,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方程的解,建立简谐波方程,粘性流体的运动,洛伦兹变换。 四、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及实物物理模型辅助教学。在教学中注重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 合、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演示实验相结合。对于重点、难点可通过分散、讨 论、演示实验、多媒体资料、撰写小论文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予以解决。在讲授过程中,可按"提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