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材料三:早在2017年我市出台《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处理实施意见》明 确我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推行4-Xˆ分类投放和收集处理模式“4ˆ即为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X即为特种垃圾包括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 化垃圾等。这标志着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宣传工作正式启动。 (1)阅读以上材料,概括出你捕捉到哪些信息?(3分) (2)泰州即将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如果你是热心的环保小卫士,请你给做好垃圾 分类工作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3)元旦节日,你到舅舅家做客,发现舅舅随手将废旧报纸、旧玻璃瓶、塑料瓶扔进厨房 收集菜根、蛋壳等的垃圾袋里。作为热心的环保小卫士,你该怎样劝说舅舅呢?(3分) 、阅读理解(共60分) (-)阅读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完成第7题。(6分)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临皋,即临皋亭,位于黄州南江边,苏轼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与家 眷共居于此。②东坡,元丰五年舂,苏轼在东坡构筑雪堂,家属仍住临皋亭,因此常 往来于雪堂临皋间。③觳纹:比喻水波细纹。觳,绉纱。 7.(1)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3分) (2)下列各项对诗文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夜饮东坡醒复醉”,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B.“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岀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两句把 诗人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C.“夜阑风静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借景色的宁静抒发作 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则表达出词人不满世俗、从此消沉隐退的心声。 (二)阅读《南梁之难》完成8~11题。(14分) 南梁之难,韩氏请救于齐。田候召大臣而谋曰:“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张丐 对曰:“晚救之,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早救之。'田臣思曰:“不可,夫韩、魏之兵未弊, 而我救之,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顾反③听命于韩也。且夫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 诉于齐。我因阴结③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国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田侯曰:善。” 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3 材料三:早在 2017 年,我市出台《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处理实施意见》,明 确我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推行“4+X”分类投放和收集处理模式,“4”即为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X”即为特种垃圾,包括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 化垃圾等。这标志着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宣传工作正式启动。 (1) 阅读以上材料,概括出你捕捉到哪些信息?(3 分) ▲ (2) 泰州即将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如果你是热心的环保小卫士,请你给做好垃圾 分类工作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 分) ▲ (3) 元旦节日,你到舅舅家做客,发现舅舅随手将废旧报纸、旧玻璃瓶、塑料瓶扔进厨房 收集菜根、蛋壳等的垃圾袋里。作为热心的环保小卫士,你该怎样劝说舅舅呢?(3 分) ▲ 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 (一) 阅读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①》,完成第 7 题。(6 分) 夜饮东坡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③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临皋,即临皋亭,位于黄州南江边,苏轼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与家 眷共居于此。②东坡,元丰五年春,苏轼在东坡构筑雪堂,家属仍住临皋亭,因此常 往来于雪堂临皋间。③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7. (1)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3 分) ▲ (2)下列各项对诗文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夜饮东坡醒复醉”,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 B. “归来仿佛三更”,“仿佛” 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两句把 诗人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C. “夜阑风静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借景色的宁静抒发作 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 D.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则表达出词人不满世俗、从此消沉隐退的心声。 (二) 阅读《南梁之难》完成 8~11 题。(14 分) 南梁之难①,韩氏请救于齐。田候②召大臣而谋曰:“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张丐 对曰:“晚救之,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早救之。”田臣思曰:“不可,夫韩、魏之兵未弊, 而我救之,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顾反③听命于韩也。且夫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 诉于齐。我因阴结④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国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田侯曰:“善。” 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