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問題迄今猶未解決 序 言 劉興隆先生精於书法藝術,更長於甲骨文的书寫和仿刻,曾出版《甲骨文集句簡釋、《甲骨文集 编者有很高的識辨能力。在我看來,古文字的宇典首先應做到穩妥,其次才是創新。 是,编纂一部甲骨文的工具書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字典,由于眾說纷紅,實在難於别擇,這就要求 習和研究甲骨文的廣大讀者,不可能都遍讓這数以千計的文獻,因而迫切需要各種工具書的幫助。可 在研究甲骨文的論作中,釋字的文章最多,盡管不能都發而中的,但都應承認是可貴的努力。學 釋,文法的研究,更處於非常薄弱的階段。當時我舉「形」字、中」字為例,可惜有關這兩個字的 認的,數目并不很多。有些在下辭中經常出現的字,到現在還不認識,不懂得怎麼講。至於詞語的解 研究的一項基礎工作,甲骨文的不同字數據說已逾五千,但必須承認,其中己經釋定,爲學者所公 礎性質的工作。十幾年前我爲王宇信同志的《建國以來甲骨文研究》寫序,曾提到文字的釋識是甲骨 雖然如此,在甲骨學範園内仍然有大量工作要做。特别需要做的,是從學科的深人發展看帶有基 各領域的研究都有密切的關係。現在每年都有好多甲骨文方面的論作發表,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一百過年了。幾代學者的工作,已使甲骨學成爲一門羽毛豐滿的學科,與考古、歷史、語言、藝術等 古文字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即甲骨學。光陰荏再,甲骨文發現這件學術史上的大事,再過幾年就要到 股遮甲骨文是在一九八九年得到學術界的鑒定的,隨後海内外有許多學者從事研究,逐漸形成了 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