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地震勘探原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波阻抗(2)地震界面(3)速度界面(4)地震子波 (5)振动图 (6)波剖面 (7)视速度 (8)正常时差 (9)倾角时差(10)地震排列(11)动校正 (12)均方根速度 (13)调谐振幅(14)调谐厚度(15)地震组合法(16)水平多次叠加法 说明下列公式的物理意义 K() (1+cos6) R P, -pn-Vm P,n+pr-Vn- A n=0,n=1,n= A 4=Aoe-cei(ar-k) 2h sin 8 cose cos a sin y 2t.V2 NANO bigao (A B △t)_ sin ny△x/ sunny△r 12.(r)nsnm△x/ nsin△M 三、证明题 1试证明介质的品质因数Q与介质的吸收系数a成反比关系。 2试证明地层厚度等于4时,调谐振幅达最大值 3试证明均匀介质中反射波时距曲线转换到-P域内则变成椭圆形状。 4试证明倾斜地层时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按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作正常时差校正时 有剩余时差。 四、推导公式 1水平层状介质中以均方根速度表示的时距曲线方程 2推导单一倾斜界面时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及倾角时差。 3推导ⅤSP法中向上一次反射波垂直时距曲线方程 4推导ⅤSP法中向下一次反射波垂直时距曲线方程 5推导倾斜地层时折射波相遇时距曲线方程 五、叙述题 1试叙述 Kirchhoff积分公式的物理意义1 地震勘探原理 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波阻抗 (2)地震界面 (3)速度界面 (4)地震子波 (5)振动图 (6)波剖面 (7)视速度 (8)正常时差 (9)倾角时差 (10)地震排列 (11)动校正 (12)均方根速度 (13)调谐振幅 (14)调谐厚度 (15)地震组合法 (16)水平多次叠加法 二、说明下列公式的物理意义 1. (1 cos ) 2 ( )      i K 2. 1 1 1 1        n n n n n n n n n V V V V R     3. 2 1 0, 1, 2 1 1 2           n n n r r A A n 4. ( ) 0 z i wt kz A e e      5. e V V V sin cos *    6. V h t 2 0  7.    sin sin cos  8. 2 0 2 2t V x t  9. 2 2 0 2 2 t V x t NMO   10. 2 0 2 2 0 ( sin ) 1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z tg x 11.   ( ) 1 1 1 0 2 2 2 0 2 x z ch V t sh V t              12. n f t n f t n f x V n f x V T t                   sin sin sin / sin / * * 三、证明题 1.试证明介质的品质因数 Q 与介质的吸收系数α成反比关系。 2.试证明地层厚度等于 4  时,调谐振幅达最大值。 3.试证明均匀介质中反射波时距曲线转换到  p 域内则变成椭圆形状。 4.试证明倾斜地层时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按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作正常时差校正时 有剩余时差。 四、推导公式 1.水平层状介质中以均方根速度表示的时距曲线方程。 2.推导单一倾斜界面时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及倾角时差。 3.推导 VSP 法中向上一次反射波垂直时距曲线方程。 4.推导 VSP 法中向下一次反射波垂直时距曲线方程。 5.推导倾斜地层时折射波相遇时距曲线方程。 五、叙述题 1.试叙述 Kirchhoff 积分公式的物理意义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