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计算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omputational physics 课程代码 PHYS2050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物理学 学分2学分 学时 36学时 主讲教师 丁泓铭 修订日期 2021.9 指定教材彭芳麟,《计算物理基础》,高等教有出版社,2010年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知识目标:了解计算物理的发展简史,基本思想及其对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支撑 作用:系统掌握常见数据处理、解(常、偏)微分方程的基本思想,能够熟练使用MATLAB解 决上述问。 能力目标:提高数据处理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 养科研创新素养,为 今后科研和工作起到铺垫作用。素质目标:富有科学精神,勇于在物理学前沿及交叉领域探 索与攀登。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计算物理的发展简史,计算物理与实验物理、理论物理的区别和联系, 了解计算物理研究的前沿 展和应用前景:使学生认识到计算物理在现代科学研究领域的重 要性,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木原理,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程目标2:掌握MATLAB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浮点运算与数值计算的误差来源:了 解常见的分形结构,并能够利用AL4B进行编程生成几种分形图形:掌握数值微分、数值 积分、数据插值、曲线拟合、求方程(组)的根,傅里叶变换等基本算法,能够利用MATLAB 相关指令进行数值运算:培养和提高学生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课程目标3:掌握解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的基本思想,能够利用MATLAB编程或相 关工具箱求解常见的弦振动方程,一维薛定谔方程、拉普拉斯与泊松方程、热传导方程等。 培养和提高学术利用计算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计算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omputational Physics 课程代码 PHYS2050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物理学 学 分 2 学分 学 时 36 学时 主讲教师 丁泓铭 修订日期 2021.9 指定教材 彭芳麟,《计算物理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知识目标:了解计算物理的发展简史,基本思想及其对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支撑 作用;系统掌握常见数据处理、解(常、偏)微分方程的基本思想,能够熟练使用 MATLAB 解 决上述问题。能力目标:提高数据处理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科研创新素养,为 今后科研和工作起到铺垫作用。素质目标:富有科学精神,勇于在物理学前沿及交叉领域探 索与攀登。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了解计算物理的发展简史,计算物理与实验物理、理论物理的区别和联系, 了解计算物理研究的前沿进展和应用前景;使学生认识到计算物理在现代科学研究领域的重 要性,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程目标 2:掌握 MATLAB 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浮点运算与数值计算的误差来源;了 解常见的分形结构,并能够利用 MATLAB 进行编程生成几种分形图形;掌握数值微分、数值 积分、数据插值、曲线拟合、求方程(组)的根,傅里叶变换等基本算法,能够利用 MATLAB 相关指令进行数值运算;培养和提高学生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课程目标 3:掌握解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的基本思想,能够利用 MATLAB 编程或相 关工具箱求解常见的弦振动方程,一维薛定谔方程、拉普拉斯与泊松方程、热传导方程等。 培养和提高学术利用计算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 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