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桓谭的《新论》、班固的《汉书》、王充的《论衡》等。文章的思想和风格大都 受经学的影响 4.东汉后期文学,是汉代文学的衰落和转变期,包括安帝至灵帝时期的文 学。辞赋的创作出现了大赋衰微小赋兴盛的局面。张衡、赵壹、蔡邕、祢衡等人 的抒情小赋的创作体现了这种转变。文人诗歌的创作也扭转了一直不振的局面, 出现了《古诗十九首》那样的成熟之作。东汉后期的散文主要是政论散文,有王 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昌言》。 5.此外,汉代乐府民歌的创作相当兴盛,对文人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 影响 第一章秦汉散文 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秦汉散文发展的大致脉络,政论文和史传文(尤其后者)代表了汉代散 文的最高成就,学习本章为《史记》、《汉书》的学习奠定基础。本章以自学为主。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秦世不文”原因:1)享祚日短(15年),百业待兴,无暇顾及文学;2) 崇尚刑名法术,焚书坑儒,灭绝百家学说,破坏文化传统,致使学术荒芜。鲁迅 先生:“由现存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成书年 代约在前239年左右。关于成书过程,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当战国之时, 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都以喜养宾客名闻天下。 吕不韦时为秦相,觉得以秦国之强而自己不如四公子是一种羞耻,就大招门客厚 待之,养士至三千人。当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等人著书名闻天下,吕不韦也让 他的门客把各自的见识写下来,集论而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 多万言,以为可以备论天地古今万物之理,号曰《吕氏春秋》,并把它公布于咸 阳市门,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即赏给千金。吕不韦《序意》宣称:“凡 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天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 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由此看,《吕氏春秋》的写作,乃是吕不 韦依托秦国之势从文化思想上来和诸侯争强的产物,其中也许还有吕不韦为秦的 统一天下而进行理论准备的用意。 《吕氏春秋》内容驳杂,所以《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杂家”。比较而 言,该书道家、儒家、阴阳家思想更多些,因而有人说它是新道家,有人说它是 新儒家,还有的人说它的指导思想是阴阳家。杂取各家为己所用,对各家学说进桓谭的《新论》、班固的《汉书》、王充的《论衡》等。文章的思想和风格大都 受经学的影响。 4.东汉后期文学,是汉代文学的衰落和转变期,包括安帝至灵帝时期的文 学。辞赋的创作出现了大赋衰微小赋兴盛的局面。张衡、赵壹、蔡邕、祢衡等人 的抒情小赋的创作体现了这种转变。文人诗歌的创作也扭转了一直不振的局面, 出现了《古诗十九首》那样的成熟之作。东汉后期的散文主要是政论散文,有王 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昌言》。 5.此外,汉代乐府民歌的创作相当兴盛,对文人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 影响。 第一章 秦汉散文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秦汉散文发展的大致脉络,政论文和史传文(尤其后者)代表了汉代散 文的最高成就,学习本章为《史记》、《汉书》的学习奠定基础。本章以自学为主。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秦世不文”原因:1)享祚日短(15 年),百业待兴,无暇顾及文学;2) 崇尚刑名法术,焚书坑儒,灭绝百家学说,破坏文化传统,致使学术荒芜。鲁迅 先生:“由现存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成书年 代约在前 239 年左右。关于成书过程,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当战国之时, 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都以喜养宾客名闻天下。 吕不韦时为秦相,觉得以秦国之强而自己不如四公子是一种羞耻,就大招门客厚 待之,养士至三千人。当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等人著书名闻天下,吕不韦也让 他的门客把各自的见识写下来,集论而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 多万言,以为可以备论天地古今万物之理,号曰《吕氏春秋》,并把它公布于咸 阳市门,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即赏给千金。吕不韦《序意》宣称:“凡 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 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由此看,《吕氏春秋》的写作,乃是吕不 韦依托秦国之势从文化思想上来和诸侯争强的产物,其中也许还有吕不韦为秦的 统一天下而进行理论准备的用意。 《吕氏春秋》内容驳杂,所以《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杂家”。比较而 言,该书道家、儒家、阴阳家思想更多些,因而有人说它是新道家,有人说它是 新儒家,还有的人说它的指导思想是阴阳家。杂取各家为己所用,对各家学说进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