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与宏观物体不同,微观粒子在运动中没有确切的运动轨道,我们不可能准确地指出它的位置。描 述物质波的波函数所表征的是该粒子某时在某处出现的概率(或称几率)。微观世界里的这种现象,称 为“波粒二象性”。一切微观客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我们不可能用经典力学的概念来描述微观粒 子的运动 2.在宏观世界里,只要我们知道某物的初始状态,根据经典力学的运动方程就可以确知它经过 定时间以后的状态,它遵循着严格的因果关系。但是在微观世界里,粒子的运动只能以统计的方法 来描述,它并不遵循严格的因果规律。 以上几点说明了,微观粒子因其具有的波粒二象性,带来了一连串与宏观世界截然不同的特 性。所谓测不准原理正是这种特性的集中表现 (十)测不准原理 测不准原理指出:不可能以实验的方法同时准确地测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微观粒子的能 量和时间的测量也有类似的关系。这两对量之所以不可能同时测准,并非仪器的精度或者测量技术 的限制所致,而是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所决定的。 (十-)同位素 所谓同位素是指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同一个位置,即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化学性质相 同,但是它们的原子量和放射性并不相同 九、原子内部世界的探索 (一)关子原子结构的卢瑟福模型和波尔模型的要点 卢瑟福模型是在硏究。粒子穿透金属箔的实验中建立的。在卢瑟福以前,曾经发现电子的汤姆 孙提出了这样一个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就像一只葡萄干面包,带正电的部分就像液体一样均匀地 充满在原子中,电子犹如葡萄干也是均匀地散落在带正电的部分中。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原子内 部并非是充满的,带正电的部分也不是均匀分布的。他提出了这样一个模型,其要点是: A.原子内部的大部分空间是空虚的,它的中心有一个体积很小、质量较大、带正电的核,原子的 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这个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则以某种方式分布于核外的空间中。这就是原子结构 的“有核模型” B.卢瑟福把他所设想的模型与太阳系相类比。在太阳系里,太阳位于中心,它占有太阳系的绝大 部分质量;在原子内部,原子核位于中心,它占有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 电,它们之间依靠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静电作用相联系,因此,电子很可能是有如行星绕太阳旋转 那样绕核旋转。 2.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之后,遇到的一个最大困难便是,按照经典物理学不能说明电子 绕原子核旋转的稳定性问题。因为电子在绕核旋转时,不断消耗能量,最终将落到原子核上去。为 解决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稳定性问题,玻尔提岀了他的量子化模型。玻尔把有核结构的思想与能量 子假说结合起来,对卢瑟福的模型加以修正。玻尔模型的要点是 A.他认为,可以假定原子内部的电子只能在具有一定能量的特定轨道上运行,而不能在任意轨 道上运行。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运行时,既不吸收能量也不辐射能量。电子所处的轨道不同,它的能 量也不一样。在离核近的轨道上它的能量较低,在离核远的轨道上它的能量较高。或者说,在原子 内部,表征电子能量的电子运动轨道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量子化的与宏观物体不同,微观粒子在运动中没有确切的运动轨道,我们不可能准确地指出它的位置。描 述物质波的波函数所表征的是该粒子某时在某处出现的概率(或称几率)。微观世界里的这种现象,称 为“波粒二象性”。一切微观客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我们不可能用经典力学的概念来描述微观粒 子的运动。 2.在宏观世界里,只要我们知道某物的初始状态,根据经典力学的运动方程就可以确知它经过一 定时间以后的状态,它遵循着严格的因果关系。但是在微观世界里,粒子的运动只能以统计的方法 来描述,它并不遵循严格的因果规律。 以上几点说明了,微观粒子因其具有的波粒二象性,带来了一连串与宏观世界截然不同的特 性。所谓测不准原理正是这种特性的集中表现。 (十)测不准原理 测不准原理指出:不可能以实验的方法同时准确地测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微观粒子的能 量和时间的测量也有类似的关系。这两对量之所以不可能同时测准,并非仪器的精度或者测量技术 的限制所致,而是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所决定的。 (十一)同位素 所谓同位素是指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同一个位置,即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化学性质相 同,但是它们的原子量和放射性并不相同。 九、原子内部世界的探索 (一)关子原子结构的卢瑟福模型和波尔模型的要点 1.卢瑟福模型是在研究。粒子穿透金属箔的实验中建立的。在卢瑟福以前,曾经发现电子的汤姆 孙提出了这样一个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就像一只葡萄干面包,带正电的部分就像液体一样均匀地 充满在原子中,电子犹如葡萄干也是均匀地散落在带正电的部分中。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原子内 部并非是充满的,带正电的部分也不是均匀分布的。他提出了这样一个模型,其要点是: A.原子内部的大部分空间是空虚的,它的中心有一个体积很小、质量较大、带正电的核,原子的 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这个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则以某种方式分布于核外的空间中。这就是原子结构 的“有核模型”。 B.卢瑟福把他所设想的模型与太阳系相类比。在太阳系里,太阳位于中心,它占有太阳系的绝大 部分质量;在原子内部,原子核位于中心,它占有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 电,它们之间依靠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静电作用相联系,因此,电子很可能是有如行星绕太阳旋转 那样绕核旋转。 2.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之后,遇到的一个最大困难便是,按照经典物理学不能说明电子 绕原子核旋转的稳定性问题。因为电子在绕核旋转时,不断消耗能量,最终将落到原子核上去。为 解决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稳定性问题,玻尔提出了他的量子化模型。玻尔把有核结构的思想与能量 子假说结合起来,对卢瑟福的模型加以修正。玻尔模型的要点是: A.他认为,可以假定原子内部的电子只能在具有一定能量的特定轨道上运行,而不能在任意轨 道上运行。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运行时,既不吸收能量也不辐射能量。电子所处的轨道不同,它的能 量也不一样。在离核近的轨道上它的能量较低,在离核远的轨道上它的能量较高。或者说,在原子 内部,表征电子能量的电子运动轨道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量子化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