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七章液体药剂 学习提示:本章内容包括基本要求、表面活性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各类液体药 剂。重点内容为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各类液体药剂的特点与制备。 一、液体药剂的特点与分类 【考点1】特点 比相应的固体制剂的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易控制药物浓度,可减少固体药物 口服后由于局部浓度过高而引起的胃肠道刺激性:便于分剂量和服用,尤其适用于儿童和老 年患者。稳定性较差,贮藏、运输不方便。 【考点2】分类 溶液剂、胶体溶液、乳浊液、混悬液。 二、表面活性剂 ★(一)表面活性剂的特点与基本性质 【考点1】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 降低表面(界面)张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特点,即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都 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具有“两亲性”。 【考点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能力的强弱,常用亲水亲油平衡值来表示(简称为HLB值)。表 面活性剂的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HLB值愈低,其亲油性愈强。 增溶剂的HLB值的最适范围为15~18以上:OW型乳化剂的HLB值为&16:W/O型 乳化剂的HLB值为3~8。 【考点3】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临界胶束浓度 的大小与其结构和组成有关,同时受温度、pH以及电解质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考点4】起昙和昙点 定义:通常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但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 出现混浊或分层,但冷却后又恢复澄明。这种由澄清变成混浊或分层的现象称为起昙。该转 变温度称为昙点。 原因:由于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与水所形成的氢键在温度升高到昙点后断裂,从第七章 液体药剂 学习提示:本章内容包括基本要求、表面活性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各类液体药 剂。重点内容为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各类液体药剂的特点与制备。 一、液体药剂的特点与分类 【考点 1】特点 比相应的固体制剂的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易控制药物浓度,可减少固体药物 口服后由于局部浓度过高而引起的胃肠道刺激性;便于分剂量和服用,尤其适用于儿童和老 年患者。稳定性较差,贮藏、运输不方便。 【考点 2】分类 溶液剂、胶体溶液、乳浊液、混悬液。 二、表面活性剂 ★(一)表面活性剂的特点与基本性质 【考点 1】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 降低表面(界面)张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特点,即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都 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具有“两亲性”。 【考点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值)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能力的强弱,常用亲水亲油平衡值来表示(简称为 HLB 值)。表 面活性剂的 HLB 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HLB 值愈低,其亲油性愈强。 增溶剂的 HLB 值的最适范围为 15~18 以上;O/W 型乳化剂的 HLB 值为 8~16;W/O 型 乳化剂的 HLB 值为 3~8。 【考点 3】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临界胶束浓度 的大小与其结构和组成有关,同时受温度、pH 以及电解质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考点 4】起昙和昙点 定义:通常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但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 出现混浊或分层,但冷却后又恢复澄明。这种由澄清变成混浊或分层的现象称为起昙。该转 变温度称为昙点。 原因:由于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与水所形成的氢键在温度升高到昙点后断裂,从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