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34卷第17期 电力系统自动化 Vol34 No.17 2010年9月10日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Sept.10,2010 数字化保护采样数据处理方案 蒋雷海,陈建玉,俞拙非,许捷,吴崇昊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10003) 摘要:指出了数字化保护在应用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通信延时、海量采样数据处理以及数据采集传 输回路受干扰导致采样数据丢失和畸变等问题。分析了数据源驱动法和增加预留缓冲区的定时调 度法2种数据处理调度机制。设计了等间隔采样和每周期定点数采样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采样 数据无效情况下保护应采取的动作策略。所提出的方案已在装置中实现并通过了实时数字仿真系 统(RTDS和动模试验验证。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调度机制:保护算法:等间隔采样:定点数采样 0引言 网络负载较重,链路延时将不再固定,波动范围可达 1ms~2ms。另外,由于采用IEC6185092协议 数字化保护与传统保护在数据采集环节的不同 时,其传输过程基于IS0/EC88023实现,若每个 之处表现在:传统保护的数据采集由装置自身控制,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包含多个应用服务数据 采样率较低(1200Hz~2400Hz),并采用频率跟 单元(ASDU),将出现采样数据“批量”传输现象, 踪技术以实现每周期采样点相对固定,便于数据计 即装置时而收不到数据,时而收到多点数据。 算,而数字化保护采样数据是经通信方式由数据采 传统保护采用的按采样间隔定时处理采样数据 集合并单元(MU)传输而来,采样过程由MU或电 的模式无法适应以上各种情况。数据源驱动法和增 子式互感器完成,并受MU控制,采样频率高且恒 加预留缓冲区的定时调度法可有效解决该问题。 定(一般为4kHz),不进行频率跟踪,可供各种智能 数据源驱动法在每次新采样数据到达后启动保 设备使用。数字化采样方式虽方便地实现了数据共 护计算。此方法可以有效规避通信延时不确定带来 享,但也带来了新问题:①当采样数据按IEC61850 的影响,数据处理调度机制简单,动作实时性强,但 92协议山进行传输时,通信回路延时可能并不固 要求保护装置能在一个通信间隔内处理完多点积压 定,最大可达4s,给保护装置采样数据接收、处理 数据,对装置处理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为避免通信 带来了困难:②油于数据采样率高,采样数据量比传 回路延时不确定带来的动作时间离散,保护的计时 统保护大很多,须对其进行预处理:③数据采集传输 元件不能沿用传统的定时器模式。由于数据采样率 回路受到电磁干扰后,若采样数据畸变或丢失,可能 恒定,通过统计依次参与保护运算的采样点个数,可 引起保护装置拒动或误动:④当保护装置的数据源 获得较高的时间精度,其最大误差为1个采样间隔。 来自不同MU时,存在多MU采样数据同步问题。 增加预留缓冲区的定时调度法要求采样数据缓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有效的采样数据处 冲区长度在满足保护算法基础上,增加4ms数据空 理方案,重点解决了通信回路延时及海量采样数据 间,待缓冲区填满后再开放保护计算。图1显示了 预处理的难题,并提出了可靠的应对策略,使保护装 在此方式下,原始数据采样率等于4kHz、数据窗长 置在采样数据畸变或丢失后动作行为的可靠性和快 度为4个采样点、每个APDU包含4个ASDU、保 速性得到了保证。 护定时调度周期为数据采样周期2倍时的数据收发 1数据处理调度机制 处理时序关系。分析可知,除非通信回路异常,否则 当采样数据通信协议选用IEC600448时.由 保护计算过程不受通道延时波动影响,保护动作的 最大延时不超过4ms,对保护动作性能影响很小, 于装置间通信采用点对点连接方式,链路延时基本 且实现过程相对简单,可从传统保护中继承其实现 恒定且可测,其值一般为数十微秒:当选用EC 6185092协议时,若通信回路中存在交换设备,且 方案,降低新算法带来的风险。为增加可靠性,若当 前计算过程中无新的采样数据可用时,则闭锁保护, 直到采样数据缓冲区重新填满后再开放。 收稿日期:2010022:修回日期:20100628。 4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net数字化保护采样数据处理方案 蒋雷海, 陈建玉, 俞拙非, 许 捷, 吴崇昊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3) 摘要: 指出了数字化保护在应用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通信延时、海量采样数据处理以及数据采集传 输回路受干扰导致采样数据丢失和畸变等问题。分析了数据源驱动法和增加预留缓冲区的定时调 度法 2 种数据处理调度机制。设计了等间隔采样和每周期定点数采样数据处理方法, 提出了采样 数据无效情况下保护应采取的动作策略。所提出的方案已在装置中实现并通过了实时数字仿真系 统( RTDS) 和动模试验验证。 关键词: 数字化保护; 调度机制; 保护算法; 等间隔采样; 定点数采样 收稿日期: 20100122; 修回日期: 20100628。 0 引言 数字化保护与传统保护在数据采集环节的不同 之处表现在: 传统保护的数据采集由装置自身控制, 采样率较低( 1 200 Hz~ 2 400 Hz) , 并采用频率跟 踪技术以实现每周期采样点相对固定, 便于数据计 算, 而数字化保护采样数据是经通信方式由数据采 集合并单元( M U) 传输而来, 采样过程由 MU 或电 子式互感器完成, 并受 M U 控制, 采样频率高且恒 定( 一般为 4 kHz) , 不进行频率跟踪, 可供各种智能 设备使用。数字化采样方式虽方便地实现了数据共 享, 但也带来了新问题: 当采样数据按 IEC 61850 92 协议[ 1] 进行传输时, 通信回路延时可能并不固 定, 最大可达 4 ms, 给保护装置采样数据接收、处理 带来了困难; 由于数据采样率高, 采样数据量比传 统保护大很多, 须对其进行预处理; ! 数据采集传输 回路受到电磁干扰后, 若采样数据畸变或丢失, 可能 引起保护装置拒动或误动; ∀当保护装置的数据源 来自不同 M U 时, 存在多 MU 采样数据同步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了有效的采样数据处 理方案, 重点解决了通信回路延时及海量采样数据 预处理的难题, 并提出了可靠的应对策略, 使保护装 置在采样数据畸变或丢失后动作行为的可靠性和快 速性得到了保证。 1 数据处理调度机制 当采样数据通信协议选用 IEC 600448 [ 2] 时, 由 于装置间通信采用点对点连接方式, 链路延时基本 恒定且可测, 其值一般为数十微秒; 当选用 IEC 6185092 协议时, 若通信回路中存在交换设备, 且 网络负载较重, 链路延时将不再固定, 波动范围可达 1 ms~ 2 ms。另外, 由于采用 IEC 6185092 协议 时, 其传输过程基于 ISO/ IEC 88023 实现, 若每个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APDU) 包含多个应用服务数据 单元( ASDU ) [ 1] , 将出现采样数据# 批量∃传输现象, 即装置时而收不到数据, 时而收到多点数据。 传统保护采用的按采样间隔定时处理采样数据 的模式无法适应以上各种情况。数据源驱动法和增 加预留缓冲区的定时调度法可有效解决该问题。 数据源驱动法在每次新采样数据到达后启动保 护计算。此方法可以有效规避通信延时不确定带来 的影响, 数据处理调度机制简单, 动作实时性强, 但 要求保护装置能在一个通信间隔内处理完多点积压 数据, 对装置处理能力要求较高。同时, 为避免通信 回路延时不确定带来的动作时间离散, 保护的计时 元件不能沿用传统的定时器模式。由于数据采样率 恒定, 通过统计依次参与保护运算的采样点个数, 可 获得较高的时间精度, 其最大误差为 1 个采样间隔。 增加预留缓冲区的定时调度法要求采样数据缓 冲区长度在满足保护算法基础上, 增加4 ms 数据空 间, 待缓冲区填满后再开放保护计算。图 1 显示了 在此方式下, 原始数据采样率等于 4 kH z、数据窗长 度为 4 个采样点、每个 APDU 包含 4 个 ASDU、保 护定时调度周期为数据采样周期 2 倍时的数据收发 处理时序关系。分析可知, 除非通信回路异常, 否则 保护计算过程不受通道延时波动影响, 保护动作的 最大延时不超过 4 ms, 对保护动作性能影响很小, 且实现过程相对简单, 可从传统保护中继承其实现 方案, 降低新算法带来的风险。为增加可靠性, 若当 前计算过程中无新的采样数据可用时, 则闭锁保护, 直到采样数据缓冲区重新填满后再开放。 % 42 % 第 34 卷 第 17 期 2010 年 9 月 10 日 Vo l. 34 No . 17 Sept . 10, 2010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