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授课方式:案例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专题三:走进学校 一教育内容的认识与反思 (8学时 数学内容,1 学校教育内容的构成: 校教育内容的表现形 教学要求:了解学校教育内容的基本组成,掌握学校德育的内涵,理解学校 德育的实施方法和基本模式,了解课程的基本类型,掌握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的特点,了解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与实施的基本取向,掌握新课程改革 的基本理念:能结合教育实际分析学校德育的问题,能正确评价学校课程的实 施效果: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增强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适应性,树立正确的课 程观。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专题四:走进学校 一教育方式的认识与反思 (12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班级管理 数学要求,理解数学的主要任条,理解数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堂据班级樱买 制的优缺 确理解 了解建 式教学污 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 程序, 解班级管理白 基本模式,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能运用教学相关 理解释教学现象和问题,能结合各学科完成教学设计,具备基本的班集体建设能 力和基本的班主任工作技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班级管理理念,树立改革意识。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题五:走出学校 教育本质的认识与反思 (10学时) 数学 :教百 本质:教育功能:教育目的 教学要求:了解教育的本质特征,理解教育功能的分类,掌握教育的个体功 能和社会功能,掌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的关系,了解教 育目的的基本类型,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能运用教育本质的相关原理 正确分析各种教育问题,能在比较中正确理解我国的教育目的,能正确分析教育 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端正对教育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教育本质观和目的观 授课方式 案例教学与讲授相结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中学教育观察、观看优秀班主任事迹报告等录像、一线教师校长讲座。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出勤、课堂讨论发言、网络教学 参与等平时综合表现占20%,课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占40%,教育经典著作阅 读占40%。 (2)期末考核: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60%,闭卷(开卷)笔试。总成 绩以百分制记录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自编 (2 主要参考书: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2. 余文森,新果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写人:新涌韬 审核人:轩颗 课程负责人:于明业7 授课方式:案例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专题三:走进学校——教育内容的认识与反思 (8 学时) 教学内容:学校教育内容的构成;学校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 教学要求:了解学校教育内容的基本组成,掌握学校德育的内涵,理解学校 德育的实施方法和基本模式,了解课程的基本类型,掌握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的特点,了解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与实施的基本取向,掌握新课程改革 的基本理念; 能结合教育实际分析学校德育的问题,能正确评价学校课程的实 施效果;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增强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适应性,树立正确的课 程观。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专题四:走进学校——教育方式的认识与反思 (12 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班级管理 教学要求:理解教学的主要任务,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班级授课 制的优缺点,正确理解讲授法,了解建构式教学法,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 程序,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模式,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能运用教学相关原 理解释教学现象和问题,能结合各学科完成教学设计,具备基本的班集体建设能 力和基本的班主任工作技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班级管理理念,树立改革意识。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专题五:走出学校——教育本质的认识与反思 (10 学时) 教学内容: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目的 教学要求:了解教育的本质特征,理解教育功能的分类,掌握教育的个体功 能和社会功能,掌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的关系,了解教 育目的的基本类型,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能运用教育本质的相关原理 正确分析各种教育问题,能在比较中正确理解我国的教育目的,能正确分析教育 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端正对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本质观和目的观。 授课方式:案例教学与讲授相结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中学教育观察、观看优秀班主任事迹报告等录像、一线教师校长讲座。 四、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40%。其中,出勤、课堂讨论发言、网络教学 参与等平时综合表现占 20%,课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占 40%,教育经典著作阅 读占 40%。 (2)期末考核:满分 100 分,占总成绩的 60%,闭卷(开卷)笔试。总成 绩以百分制记录。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自编 (2)主要参考书: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2. 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撰写人:靳涌韬 审核人:轩 颖 课程负责人:于明业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