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參會論文 20世紀易學的回顧與省思 兼論出土易學文獻研究的重要意義 劉大鈞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硏究中心) 中國思想文化的根柢在儒家’儒家思想文仁的命脈是經學’而在儒家五經四 書的經典糸統中’《周易》雄居諸經之首’被認為是中國文仳的源頭活水’其影 響深人到傳統文仳的各個方面’塑造了中國文仳的偉大品格σ馮友蘭先生曾說 部《周易》就是中華文明的精神現象學。三千多年的易學文化發展史’也就 成了中國文化發展的最具代表性的縮影。20世紀的易學身處中西古今之爭的亘 大漩渦中·在中華文化發生整體性變革的時代·它自身也迎來了“三千年未有之 變局”如果對20世紀的易學硏究作一番回顧與總結·其中有兩件最重要的“大 事”∶一是受西方學術思想的影響’學者們打破兩千多年的傳統易學硏究模式 用新的硏究視野和歷史觀念對易學展開了全新的研究;二是一些極具硏究價值的 易學考古文獻的發現·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文獻資料·展現了早期易學的豐富面 貌’也解決了易學史上許多長期懸疑的問題。 就第一點來說·西方學術思想的衝擊’帶來了歷史觀念的更新和硏究方法的 轉換’人們打破了古代易學“象數”“義理”丶“漢學”“宋學”以及《易》的 經”與“緯”的硏究範式·開闢岀¨《問易》經傳硏究”丶“《周易》哲學硏 究”、“《周易》與自然科學硏究”丶“易學史研究”等新的硏究領域·尤以在 作者簡介:劉大鈞(1943-),山東鄒平人,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①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全書緒論》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頁1 參會論文 20 世紀易學的回顧與省思 ——兼論出土易學文獻研究的重要意義 劉大鈞 (山東大學 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 中國思想文化的根柢在儒家,儒家思想文化的命脈是經學,而在儒家五經四 書的經典系統中,《周易》雄居諸經之首,被認為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其影 響深入到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塑造了中國文化的偉大品格。馮友蘭先生曾說, 一部《周易》就是中華文明的精神現象學。①三千多年的易學文化發展史,也就 成了中國文化發展的最具代表性的縮影。20 世紀的易學身處中西古今之爭的巨 大漩渦中,在中華文化發生整體性變革的時代,它自身也迎來了“三千年未有之 變局”。如果對 20 世紀的易學研究作一番回顧與總結,其中有兩件最重要的“大 事”:一是受西方學術思想的影響,學者們打破兩千多年的傳統易學研究模式, 用新的研究視野和歷史觀念對易學展開了全新的研究;二是一些極具研究價值的 易學考古文獻的發現,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文獻資料,展現了早期易學的豐富面 貌,也解決了易學史上許多長期懸疑的問題。 就第一點來說,西方學術思想的衝擊,帶來了歷史觀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 轉換,人們打破了古代易學“象數”“義理”、“漢學”“宋學”以及《易》的 “經”與“緯”的研究範式,開闢出“《周易》經傳研究”、“《周易》哲學研 究”、“《周易》與自然科學研究”、“易學史研究”等新的研究領域。尤以在 作者簡介:劉大鈞(1943-),山東鄒平人,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①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全書緒論》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12 頁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