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荀子》的折中趋势 在中国哲学的领域里,在公元前三世纪后半叶有一个强大的调和折中的趋势。 杂家的主要著作《吕氏春秋》就是这时候编著的。但是这部著作虽然把其时的各家 大都涉及了,偏偏没有对于折中主义自己的观念予以理论的根据。可是儒家、道家 的著作家都提出了这样的理论,它表明两家尽管备有不同之处,然而都反映了那个 时代的拆中精神。 这些著作家都同意有一个唯一的绝对的真理,名叫“道”。各家大都有所见于 “道”的某一方面,在这个意义上对于“道”的阐明都有所贡献。可是儒家的著作 家主张,唯有孔子见到了全部真理,所以其他各家都在儒家之下,虽然在某种意义 上也是儒家的补充。道家的著作家则相反,主张只有老子、庄子见到了全部真理, 因而道家应当在其他各家之上。 《荀子》有一篇题为《解蔽》,其中说: 昔宾孟之蔽者,乱家是也。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荀子》的折中趋势 在中国哲学的领域里,在公元前三世纪后半叶有一个强大的调和折中的趋势。 杂家的主要著作《吕氏春秋》就是这时候编著的。但是这部著作虽然把其时的各家 大都涉及了,偏偏没有对于折中主义自己的观念予以理论的根据。可是儒家、道家 的著作家都提出了这样的理论,它表明两家尽管备有不同之处,然而都反映了那个 时代的拆中精神。 这些著作家都同意有一个唯一的绝对的真理,名叫“道”。各家大都有所见于 “道”的某一方面,在这个意义上对于“道”的阐明都有所贡献。可是儒家的著作 家主张,唯有孔子见到了全部真理,所以其他各家都在儒家之下,虽然在某种意义 上也是儒家的补充。道家的著作家则相反,主张只有老子、庄子见到了全部真理, 因而道家应当在其他各家之上。 《荀子》有一篇题为《解蔽》,其中说: 昔宾孟之蔽者,乱家是也。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